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师承教育 > 正文 >

人才培养

熊丽辉师承导师组


 《中医诊断学》临床诊疗课堂实施细则

“学中诊,做临床”这一宗旨的指引下,中医诊断学科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为目的,开展临床诊疗课堂活动,具体细则如下:

1.面向对象:中医诊断学科全体师承学生,共计16人;全体教师和研究生;本科学生。要求师承学生必须参加,其他人员自愿参加。

2.指导教师:教研室6名教师

3.活动时间:暂定为每周三下午3:30--5:30

4.活动地点:创实大厦B区419室(中医诊断学实训室)

5.课堂形式:以实训室419为诊室,在临床诊室的环境下,教师或学生每次讲解一个专题,师生共同讨论;临床诊病。

6.课堂内容:临床知识讲解、诊病(学生诊疗需求均安排在此)。

7.课堂要求:授课教师及看病大夫需要穿白大衣。

8.职责安排:1名学生负责照相、宣传等;1名学生负责病历记录;1名学生负责仪器(心电图、四诊仪)使用及病历打印等。

实训室周三开关门、安全等由研究生徐晓荟和李春蓉负责。

9.定期请名中医讲座。

 

                          中医诊断学学科

                         2018年3月15 日


“学中诊做临床”中医诊断学临床诊疗课堂

2018.3.21                        

:创实B419

参加人员:中诊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师承组学员    

授课教师:熊丽辉

熊丽辉老师介绍了本学期师承组教师、学员初步的活动计划安排。以实训室419为诊室,在临床诊室的环境下,教师或学生每次讲解一个专题,师生共同讨论;临床诊病。课堂内容包括临床知识讲解、诊病(学生诊疗需求均安排在此)。课堂要求:授课教师及看病大夫需要穿白大衣。职责安排:1名学生负责照相、宣传等;1名学生负责病历记录;1名学生负责仪器(心电图、四诊仪)使用及病历打印等。实训室周三开关门、安全等由研究生徐晓荟和李春蓉负责。

之后熊丽辉老师结合临床讲授了感冒的诊治。其中风温感冒主要用银翘散加减,银翘散的使用指征为发热、咽痛、舌红、脉数,若伴有高热,可加石膏、地骨皮,热退则减,咳嗽可加芦根至50g,并佐以枇杷叶、贝母,若遇患者有痰则加竹茹、瓜蒌。表寒里热主要用大青龙汤,其用药指征是寒战高热,而对于气虚多汗的表虚患者,则可用桂枝汤加减治疗。通过对临床常见病感冒系统的讲解,熊老师讲辨证论治的思想渗透在课程中,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形成“整体思维、辨证论治”的理念。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方证剂研究

2018.3.28                        

:创实B419

参加人员:中诊教研室全体教师及师承组学员    

授课教师:陈锐

陈锐老师介绍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方证剂研究”。

其中包括现代疾病的特点、方药量效的问题、病例展示和治疗心法。尤其通过病例的展示很直观的对方药量效进行了临床佐证。例如:黄连用量大于15克后会有降糖效果。在治病原则上给出:久病多虚,峻补不若缓补;久病入络,短治不若长治;久病致变,治变不若防变的思路以及“靶药靶方”的思路。并针对性的和同学们分享了:降蛋白:金樱子  蝉蜕  
降肌:大黄   水蛭粉
   血:三七   桃仁   虎杖   鬼箭羽
   脂:茵陈   红曲   五味子
甲状腺、乳腺增生:夏枯草
   :威灵仙
泌尿感染:金钱草
   胀:枳实   厚朴
   糖:生军   川连   葛根   知母  

   湿:生薏米,盐柏的治疗心法

讲解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并现场为一位同学诊病,同学们在周围认真观察。借此机会陈锐老师详细的为大家讲解了脉诊的相关知识以及训练手指敏感度的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为同学们打开了脉诊的大门,大家深切体会到中医脉诊的博大精深。

 

 


肝功五项解读

汇报:许圣贤                    

2018.4.9

:创实B415          

参加人员:师承组学员

许圣贤通过对肝功五项的讲解让各位同学学习了肝功异常的常见病因、病机,及其异常值的临床意义。

肝功五项分为谷页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

其中转氨酶分为两种。ALT AST二者的身高意味着肝细胞受到了损伤,这样的损伤可以为炎症造成的,也可因长期酗酒或药物引起,虽然二者并非仅仅的局限于肝脏中,但是当他们升高时,就倾向性的表明肝脏的损伤。

谷页转氨酶存在于心脏,肝脏,骨骼肌细胞,肝细胞或某些细胞组织中。他主要在肝细胞浆内。肝细胞内的浓度是血清内浓度的1000到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损伤,就可以让转氨酶升高一倍,因而谷页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损伤最敏感的检测标志,但是它并不具有器官专一性,许多部位的病变都可能引起,因此必须结合其它的临床检查,才能给予诊断。谷页转氨酶明显上升,多见于病毒性肝炎。中度上升,见于急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脓肿,药物损伤。轻度上升,见于心梗心肌炎心衰,长期饮酒或一次性大量饮酒,酒精肝,脂肪肝。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失眠多梦,乏力,眠差,黄疸,肝区不适。

谷草转氨酶的增高,可见于病理和非隔离的原因。它的分布更为广泛,分布在心,肺,脑,睾丸,肌肉。非病理状态下多是由于剧烈运动,过食油腻药物等引起。病理状态下,肝脏类则由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癌等引起,但能力的疾病,一系列的疾病,以及大叶性肺炎,肾盂肾炎,疟疾,甲状腺亢进都会引起。临床表现多见发热,腹痛,呕吐。

两个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也就是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他们两个的关系。就是非结合胆红素,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也就是结合胆红素,它具有水溶性,因此在临床上,能够极度的有利于黄疸的类型的判断,黄疸类型的判断分为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非结合胆红素上升是为溶血性,二者都上升是为肝细胞损伤型,结合上升时为阻塞性。

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的产生,多发生于红细胞的破裂。近阶段公司的上升与各种溶血疾病有关。大量的血红蛋白被变成间接胆红素,从而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临床意义,肝脏类疾病的诊断,黄疸的诊断,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人体的血清总蛋白等于白蛋白加球蛋白。白蛋白的功能,白蛋白能够维持人体的胶体渗透压的稳定。它能够保持体内外的物质交换具有营养作用与金属离子结合,从而达到解毒的作用,对球蛋白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当他大量的上升时,意味着人体大量的失水血液浓度上升,多发生于骨髓灰质流距,就巨幼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当它下降时,多见于恶心肿瘤急性大失血,严重性烫伤,肝脏功能合成障碍,肾病。


人参的研究历史沿革及真伪鉴别技术关键

汇报:朱键勋                    

2018.4.13

:办公楼319              

参加人员:师承组学员

朱键勋老师曾在“七星百草园温室”给熊丽辉和陈锐师承组的师生,讲了一次趣味横生的中药知识学习,让大家通过自己对中草药的感知,加深对中药理解,现在仍回味无穷。4月13号在办公楼319,朱老师又给同学们开展了一次“人参的研究历史沿革及真伪鉴别技术关键”为主题的讲座。

首先,朱老师以时间为线索,从人参的药用起源、分布特点、生长情况等方面为同学们做了简单介绍。

然后,老师以各种人参的外形特点为切入点,详细地为大家讲解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药用人参的栽种培育方法及生长形态。主要包括:人参芦头、须、根及主体的生长特点;生长周期;目前市场人参品质优劣的辨别等。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具体的体会到不同年分的人参有何差别,朱老师特地给在座的每一位分发了一小袋人参,里面有4年的园参,和15年的林下山参,给我们解释了医书上说“人参味甘”,而为何临床的人参饮片却是苦的。朱老师说15年以上的林下山参才具有甜味,并会随着年份的增加,甘味越来越浓,随后老师让大家亲口品尝。

朱老师的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同学们兴趣十分浓厚,向朱老师请教了很多相关问题,同学们边听边记,收获颇丰。原定六点到七点半的讲座,一直持续到八点。

临末,朱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他野外采药的经历,其中不乏危险,但朱老师乐在其中。老师的经历让同学们感触颇深,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医学路,长路漫漫,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撰稿人:邱帅辉


常见饮片辨识学习

2018.4.18                      

:创实A523

参加人员:全体师承组学员            

授课教师:朱

4月18日晚6:00——7:30,朱键勋老师在创实大厦A523为同学们讲解了部分中药饮片的识别技巧。参加学习的包括药学院同学和杨艳秋老师、陈锐老师、兰辛键老师及三位老师的师承组学员。

朱老师的讲解方式别具一格,不是让同学们从单一的外观特点上识别饮片,而是以看、闻、摸、尝等方式来让大家记住相关饮片的特点及功效。

首先,从三黄开始:老师先后让大家品尝了黄连、黄柏的苦味特点。黄连的苦,苦在口中,不下行而一直在口腔环绕。黄柏的苦,苦在咽喉,而苦味较黄连淡一些。紧接着是苦参,苦参苦到膻中,而且苦味最浓。老师通过这样的先后对比,让同学们形成自己的味觉记忆,在加上一些外形特点的介绍,很容易就让大家记住了这几种饮片。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老师先后为大家讲解了37种饮片的识别要点。枝干类、花叶类、果实类等,都分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讲到后半段,老师的嗓子已经有些沙哑。同学们也深知老师的辛苦和机会的难得,对老师所讲的每一个要点都记的很仔细。

最后,老师嘱咐同学们回去后及时复习,加深印象。下次有机会继续教同学们识别其他饮片。至此,本次培训圆满结束。

撰稿人:迟一方

动物药及其标本

2018.4.25                    

:温室

参加人员:全体师承组学员            

授课教师:朱

键勋老师介绍了动物药及其标本。

其中包括一些珍贵药材的特点,鉴别等。例如:金钱白花蛇的肛门以下是单排的,这是其与其他类似蛇的区别;蜈蚣以红爪为最佳;麝香是林麝、原麝、马麝的香囊,其鉴别要点是:大块,当门子。熊胆一般不超过200g;北极熊是以脂肪入药;公海马有育儿带,再灯下是呈亮红色;五灵脂是鼹鼠的粪便,如果过于均匀,则是假的;穿山甲是盾牌状的;牛黄的鉴别特点是乌金衣;羚羊角的上三分之一用于入药,其鉴别特点是骨塞,冲天眼。鹿身上主要用于入药的有:鹿角,鹿茸,鹿血,鹿尾,鹿眼,鹿肉,鹿胎。人身上主要用于入药的有:血余炭,童子尿,人中白,人中黄,指甲,但要区别正常人和孕妇。目前,最早的,唯一的被国际认可的动物药是:蟑螂,它可以用于伤口愈合。

 

 

 

 

 

血常规、尿常规解读

2018.5.2                              

:创实B415

参加人员:中诊教研室教师及师承组学员            

授课学生:高菲、司慧

首先是司慧同学讲了尿常规的一些相关内容,尿常规检查一般应包括尿蛋白定性,尿糖定性和尿沉渣检查三项内容。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一项很重要的检查,对肾脏及尿路疾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司慧同学主要讲了尿比重、尿蛋白、尿糖、酸碱度、红细胞白细胞等内容。其中尿蛋白对于临床诊断的意义相对比较重大,尿蛋白(PRO)

是指健康成人24小时尿中排出蛋白质总量,如果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 mg,称为蛋白尿,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或一过性出现蛋白质。病理性蛋白尿是指泌尿系统发生器质性病变,尿中蛋白质持续超过l50 mg/24 h。病理性蛋白尿是诊断肾脏疾病的可靠依据。

接着高菲同学讲了血常规的一些相关内容,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查,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查的是血液的细胞成分。

高菲同学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方面内容讲述了血常规,其中所涉及的贫血的一些类型对临床诊断意义相对比较重大。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引起贫血, 原因多种多样, 发生的机制也是错综复杂的。贫血的分类和情况复杂, 这也是导致临床诊断困难和不易找到病因的原因。根据病理机制分类, 可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丢失过多。

 

 

 

 


业余活动

1.假期让各位师承组同学就近医院、药店实习,并书写学习心得。

2.假期让师承组同学熟读药性赋,并复习中药学知识,为学习方剂学做铺垫(见附录)。

3.整理黄元御个人生平,介绍大医黄元御因病致残,退而行医的历史,告诫学生认真学医的重要,不可乱治误人性命(见附录)。

4.将平时出诊病例收获分享给各位同学。

5.组织同学业余时间实训室自习,可自行讨论学习中的困惑及解决方法。

 

 

 

 

 

 

 

 

 

 

 

 

 


   

2018.05.06

讲授:李灿东

 

今天给大家认真的讲几个事啊,有的是重复的,但是还是要讲,因为今天有 很多同学,部分新来的同学,有的可以站有的可以坐下,我想说什么,我今天准 备说的具体一点,说多一点,平常大家临床跟诊,有几个问题。

一、跟诊着装、仪容仪表

首先第一个,我要求的就是临床的仪容仪表,就是整个着装,这个很重要。 这个事情,虽然讲的是一个小事,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大事。以前,就是前面几 届同学呢,就要求的比较高。对同学们这一方面要求比较高。那现在呢,因为说 的少,大家也就放松,不管男同学、女同学,我想这一点都是非常重要的。那天 我看微信上专门讲了一个事了,就是解放军为什么被子要叠得方方正正,虽然挺 费时间,挺麻烦的,为什么还要做成这个样子呢,其实也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 精神面貌。所以我想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一定要养成着装的规范。什么叫 规范呢?现在目前来说,我们现在还是以工作服白大褂作为基本的着装规范,有 的人穿什么唐装,还是什么服装,我个人觉得不合适。除非说有另外规定,因为 我们现在受到行业的规范的约束,行业大家都是这样子,所以我们大家必须得遵 守规范。那么男同学着正装,女同学呢,原则上讲也要着正装。包括有一些穿的 很随意,我觉得要养成习惯,女同学呢,最好头发要扎起来。因为头发没扎好, 晃来晃去啊,不卫生也不安全,有时候被大家传染上了,也不好。所以我希望大 家注意。

第二呢,我希望你们把一些好的东西保持下去,不是说平常时候,李老师在的时候着正装,这其实是人的一种职业素养。我们现在讲医学生的七个领域能力啊,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很重要,就是说 你既然是医生,你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就要像个医生一样。这医生跟别的其他 职业不一样,因为它跟人的生命打交道,所以你得对自己的职业负责。你说我穿 随便一点要不要紧,别人怎么要求我不敢说,我是这么要求的,你们既然跟诊李 老师,那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引起这个重视。而且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我们这 个团队的人,毕业出来以后,在这方面都比较严谨。这个事情是大事,我不可能, 我每天来检查说,你们每个同学你们要穿什么什么,但是你们要做好。我在中医 证研究基地,原来我还买过电熨斗,就是你在上班的时候,你要把衣服熨清楚。 不要以为科学家都是邋里邋遢、蓬头垢脸的,这不对。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 希望大家都能引起重视。

二、病历书写

第二个问题呢,有的内容我以前讲过了,我今天不一定重复,就是我们现在 临床跟诊。你来跟诊呢,就必须去写病历,写病历涉及到有很多基本的规范,希 望你们大家认真的学习一下。

病历一定是非常严谨的。我们写病历是为了记录病史,为下一次的复诊提供 依据,同时也是一种交流的媒介。比如你要请人家会诊,或者是转院,那这是一 个交流的媒介。第三个呢,它也是一个法律的文书。你们可能没有很在意,但是 我讲过很多次了,写病历一定要力求工整清楚。如果你们病历没写好,真的哪天 碰上打官司的时候,那是非常非常被动的,这一点我已经提醒过大家很多次了, 同学们还是有点随意,随意涂改。我过去在医院实习的时候,那个老师要求很高, 以前没有像现在有涂改液什么的,写错了一点点,我们就拿刀,就医院手术室都 有那个刀片,轻轻的刮掉一点点。如果一个字写错了,老师的要求重抄,以前我 们有的同学拿胶布去粘,粘完撕掉以后,被老师看到也是不允许的。因为撕掉以 后,这个地方就有破损了,如果假设哪一天真打官司的话,那就糟糕了,因为现 在医院举证倒置,你有涂改过病历,那就很麻烦了。以前病历都是手写,你们现在很多都是机器打的。所以过去我们老师要求我们写病历,写错了你就重抄,因为一份大病历,十三四张,一张一张重抄的话,也是很麻烦的。我们过去当住院 医生的时候,很认真,不管来多少病人,24 小时之内完成大病历,一张张用手 写出来。所以你们现在一个月什么交两份病历,那都是胡闹,一年实习交 20 份 病历,那完全都是胡闹。当然病历它同时还是一个医生临床基本功、水平的体现。其实要考察一个医 生的临床水平啊,有很大情况下通过考察病历就可以考察出来,所以病历书写是 非常重要的基本功。我个人认为你们现在有足够的时间,万一你们写的不好,需 要涂改,你们可以再重新写一遍,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但是很多同学没做到, 都乱涂改。

书写病历要客观、要准确。这点我在前面已经跟大家讲过很多次了,你采集 的病史资料如果不够准确,红写成淡红,淡红写成红等等,你的这个病历的意义、 价值就打折扣。同时,写病历要求规范。写病历不是像记那个狗肉帐一样,有什 么就写什么,就是记账,写病历不是这样。写病历它应该体现中医临床的思维, 体现中医的语言特征。我曾经告诉过我们很多同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 要学会写四个字、四个字的病历。为什么写四个字的病历呢,因为你为了写四个 字,你就要去推敲。因为一句话,可能十个字、八个字,你要去推敲,推敲就会 逐步走向规范,以后你用的术语就会逐步走向规范。

我还跟大家讲过,你要去朗读,中医诊断学的那些症状,目的就是要规范。 前天五四节,北大的林建华校长演讲时出了一个问题,全中国讲的沸沸扬扬的, 就是读了一个错字(鸿鹄的发音)。其实这个事啊,本来也没什么,我觉得是没 什么。我们先不说,一个人会犯错误,每个人都有他的盲区。其实人的专业不同, 就像一个国学大师把化学公式或者物理公式读错,也没什么奇怪的。把α 念成β , 或者β 念成 B,我看也没啥,本来就没有什么。不是说当校长就得每个字都读的 很标准,像我这样讲普通话都讲不清楚的,这样的人多着呢。Xi(是)不 xi(是), 当然我还没讲过,xi(是)不 xi(是)。这讲出来也正常啊,这没什么奇怪的。这就好比说,校长写字也不一定每个字都得写的很清楚,写错别字也有,道理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一条,如果你经过很好的训练,很规范,这当然就体现你的基 本功。你的功底是很重要的。所以书写病历呢,跟穿衣服一样,医生的基本素养, 一个好的医生一定是这样。

三、四诊

1.望闻问切

第三个问题呢,我想具体讲一下四诊。四诊呢,大家都会念,望闻问切。但 实际上呢,在现在中医临床实际,望闻问切能够掌握的很好的,用的很好的人凤 毛麟角,已经非常非常少了。你们注意一下,有很多医生看病的时候都没有望诊, 也有很多没有闻诊,更有一些没有切诊,或者说是装模作样的切诊,所以这样四 诊就剩下一诊或者半诊。这样就必然会出现问题,就是中医的理论和临床脱节。 因为你理论念的是四诊合参,结果到了临床只剩下半诊,这样整个中医整体的水 平也很难得到发挥。所以就会出现很多人说:中医理论和临床脱节,教的东西都 没用,临床不是这么回事。会说这样的话的人,一般来说一定是没学好的人。因 为他自己没学好,所以他认为理论和临床是脱节的。理论上讲理论和临床是一致 的,不可能脱节。那为什么脱节?那就是你在四诊信息采集过程中出问题了,这 很简单的道理。我们经常讲,发热有几种情况,不是单单讲体温升高才有发热。 发热可能是热证,也可能是寒证。恶寒有畏寒,有恶寒,有恶风。他们的涵义是 不一样的,它们代表的临床意义也是不同的。所以四诊,望闻问切是很重要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把它丢了。丢了以后,当然就出现这些问题了。望诊呢,非常重要,我看你们在写病历的时候,很少把望诊的内容写进去。 我不知道你们在诊断的时候有没有参考,但至少你写的时候是很少写进去的。望 诊是什么概念呢?望诊就是“望而知之谓之神”。一个好的医生主要是通过望诊, 瞄一眼,大致就知道了。你们看过很多的临床经典的案例,很多都是通过望诊来 实现,像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扁鹊见蔡桓公。所以我们现在把望诊给丢了。第二 是闻诊,闻诊我们现在也大部分丢了,问诊我就不说了。脉诊呢,你们现在有几

个同学有认真去体察过脉象?我已经跟大家提过很多遍了。我说我们最好把二十八脉中的每个脉,都拆分成几个要素,分析它有哪些基本的特征。这样呢,你摸 脉就不会有大的问题。而且我要求大家呢,把它背下来。如果每个脉的脉象特征 都了如指掌,你这二十八脉就不容易错。但我们现在很多同学呢,没有真正下这 个功夫。包括望诊、闻诊,都有类似的问题。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可能大家真 的得下一点功夫。我们不能够一方面讲要怎么样怎么样,一方面把这个很重要的 东西都丢掉了。如果你只会那所谓的经方,不懂所谓的四诊信息采集,那都是假的。

2.诊断

再一个问题就是诊断,四诊采集完,要怎么诊断呢?实际上,就是我在书上 写的,我自己经常跟你们讲的叫五辨。你采集来了以后要五辨。 1)五辨第一个就是辨症   所谓辨症呢,实际上就是对症状的可靠性进行 判断。很重要,这个都没有,后面的东西都是空的。 (2)辨证  辨证是我们的核心之一。这个不多说。 (3)那辨证之外还要辨病 你要知道单单辨证之外有局限性,辨病是很重 要的。刚才讲到四诊。今天早上,我本来讲了几遍,你们都不太注意。像我们这 样,每天十几、二十几个癌症的病人。癌症的病人,你只要去观察他们的脸或者 舌啊,大致上可以对他们的预后作出基本判断。今天刚开始来的,第一个还是第 二个病人,他舌头一伸出来,我讲了“紫”,我还讲了“不平”。我也不知道那 叫什么舌象,因为我们中诊书上没有。就是舌头伸出来,紫暗色,然后上面一粒 粒的,也不像一个个瘤,但是它是不平整的。那种情况颜色很暗,没有红活,还 有瘤状的这种。结合那个病人是一个胰腺癌的病人,知道预后肯定很差。比如说 这个病人,舌头一伸出来,舌头很紫很暗,有点腻而剥,这种情况一定也是不好 的。如果这个病人,假设也是癌症的病人,舌诊什么的都很正常,这个病人预后 会很好。所以从纵的方向去认识病,这个很重要。我们很多同学在写病历的时候 也是这个样子,比如一个肺癌的病人,他胃痛来找你看病,吃药。是胃痛,你就写是胃痛的病人来初诊,这你就可能忽略了很多事情。因为他是一个癌症的患者,跟一般人不一样。你别以为人家什么癌症的不重要,其实真的很重要。你看那个 癌症病人,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如乳腺癌,但它会一直走下坡路,发展下去。癌症跟一般的这种功能性疾病是两个概念,预后就不一样。所以我说这个事 非常重要。刚才那个女病人,带着她妈妈、姐姐两个来看病,迪拜回来的。其实 她也是,就是原来医生一直怀疑是肿瘤,到处看都没看好。后来治好了,很高兴。 那天要走了,很高兴,拎了一筐枇杷,到三院去,一是为了表示感谢,一是为了 开点药。就在那个过程中间,同学一个疏忽,诊断时候给她勾了一个癌病。她看 了之后,差点晕倒在收费台前。拿着那个处方签,颤巍巍地问我:“李医生,我 怎么了?”我说:“你怎么了?”她说:“我说我问你我怎么了?”我说:“我 也不知道你怎么了?”这样说起来跟绕口令一样,其实是单子那边写着人家的诊 断是癌病。你想一下她,一直以为说癌病,结果经过你治疗确定不是癌病,但是 临走之前,快要出院了。你再告诉她这是癌病,那这整个家都崩溃掉。所以肿瘤 的诊断是很重要、很慎重的。(4)当然还有辨机,辨病机。你们念内经的病机十九条,辨病机很重要的。很简单的例子来讲,像这个纵膈肿瘤啊,或者其他的癌症,化疗以后口渴,它不 一定是伤津啊。有的是因为电疗,热毒啊,烧灼之后,脉络都损伤了,不通。所 以治疗上就不能灌水,一灌水可能水就满出来了,流得到处都是。(5)除了辨机啊,还要辨人,个体差异太大了。你看今天上午看了几个病 人都是非常典型的。有一个女同志,你们去看我开的方就知道,第一次来,我就 给她开了百合、地黄,本来开 6 贴,她说只开 3 贴。一次又来说,吃了我的一帖 药以后就便秘,所以就马上把药停掉。这样的病人,如果你不考虑到这样的因素, 你治疗有用吗?没有用的。对不对?那是一个女的病人。那男病人也是。一个小 孩子,每次来,其实一来我比他还紧张,因为他老看不好啊,他想到什么症状就 出现什么,怎么会好。今天想胃病,晚上胃就痛起来,今天想我哪里病,他马上 就来,所以个体差异很重要。所以“五辨”,“辨症、辨证、辨病、辨机、辨人”都非常重要。

3.治疗——治则与治法

第三个是治疗。对于治疗呢,我希望你们认真去研究一下中医的治疗。你们 是怎么学的呢? 首先学的叫治则。有些同学都忘记了,大家可能都记得治法。治则很重要,比如说调整阴阳,调整气机(气血津液),比如说三因制宜,比如说治标治本 等等。这是我们临床最重要的东西,这是治疗原则,英语翻译为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是不是?那治法是治疗的方法,翻译成 The method of treatment 或者 therapeutic,治疗的方法,就寒则热之,热者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这些是治疗的方法。

1)调整阴阳

那好了治疗的原则很重要,第一个调整阴阳。调整阴阳怎么讲,昨天晚上, 我为什么在吴长汶的的朋友圈上面写了两句话“谨调阴阳,以平为期”,而不是 去乱调整,就像这个天枰一样,动态的调整,你调整到基本差不多了就行。你调 整过头了,它一下子就出问题了。当然,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实则泻之,虚则 补之,也是调整阴阳的一个方法。 那除了这之外,调整阴阳的方法还包括什么,还包括很多。比如我经常讲的 用药的轻重的问题。轻重的问题很重要,我们一直讲,用药如用兵。我不知道你 们,看到一个处方,你们脑袋会想到什么。就好比什么,如果假设我们今天回到 家,口很渴。然后看到了一碗炸的很香的,比如炸排骨。虽然你也没研究过那排 骨里面含多少东西,但是你会有一个感觉,不合适。如果你回家看到的是一碗仙 草蜜或者一杯冷饮,我现在口很渴、很热,哎呀这很合适,是这意思吗?那你再 延伸一点,如果这个人已经营养过剩,很胖,一看大鱼大肉,你再看处方,哎呀, 糟糕,这样吃下去肯定会越长越胖。一碗药也是一样的啊。你作为一个医生,学 医多年,你瞄一眼,看到那个处方,你应该就想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药,给这个 人吃适合不适合。还有轻重的问题,我老讲,你高射炮打蚊子,有轻有重,你该重还是该轻,不是所有人都一样,统统都是用的很重,或者说用的很轻。不是的啊,该重就重,该轻就轻,这个才叫做是以平为期。我们现在有的人说这个中医 的量不够,太轻,或者这个中药量太多。太多和太少,其实它的依据是你对这个 病情的判断,而不是简单以这个药多或者少去作为判断依据。是这样吧,你说这 个东西到底多了还是少了,你要根据病情。

2)调整气机(气血津液)

那什么叫做调节气机呢?气机有升降出入,你就要明白是该升还是该降的问 题,这也是一样的道理。就像你要去开车,开车你要搞明白,车头朝哪一边。是 该升还是该降,是该左还是该右,而不是胡乱加减。

3.扶正与祛邪

所以这些东西,我们整个临床上都要去把握,也包括扶正与祛邪。这扶正和 祛邪就是补和邪。该补还是该泻,什么时候该补,什么时候该泻,就是你的判断 了。你们以癌症为例,到底是该扶正还是祛邪。

4.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也是这样,叫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这都是治疗的一个大原则。掌握 这个原则之后,你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拔火罐也可以,针灸也行,或什么都可以。所以,我以上讲的这些就是中医很基本的基本功,既然你们选择了,就都要 去学。不然你临床跟诊啊,见习啊,规培也好,你到底学什么东西。千万不要说 一套做一套,上课都讲的头头是道,病因病机是什么。你中基书上就是这么学的, 你学完以后,中诊这个样子,到中药、到方剂都一样。气机的升降出入对应的就 是药的升降浮沉,调整阴阳对应的是药的寒热温凉四气。对不对?阴阳方面,还 包括五味啊,酸苦辛甘淡,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所以这些知识要连在 一起,学中医是要这么去学的。

这是我讲的第三个事情,在临床的中医诊断。我希望你们都很认真的去观察, 第一个讲的是仪容仪表,第二个讲的是病历书写,第三个是四诊的临床过程。这些都是必须的,都是临床的基本功。很基本的素养,算不上什么专业的东西。

四、研究生的基本要求——高层次的人才

下面再讲你们,就是研究生的问题。说实在的,我对你们在座的同学,总体 来说我是不满意的,而且我觉得非常着急,看着你们不紧不慢,我又更着急。你 作为研究生,研究生算什么,算高层次的人才,我们如果从培养来说,我觉得是 高层次的人才。我们学校有一个项目,其实是两个项目,一个是七年制的,是被纳入国家教 育部的叫做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什么叫卓越医师培养计划?对这个卓越医师的培 养,它要求几个基本的东西。上次讲过,一个就是中医的人文文化基础;第二是 专业的理论功底;第三是实践动手能力,临床工作能力;第四个是外语水平; 第五个是国际视野;第六个是科研能力。这六个呢,是卓越医师的六个基本条件。 那么假设要成为一个卓越人才,当然我是要求你们要成为卓越人才,就必须得有 这六个方面的能力。虽然我曾经在很多会上都讲过,人都不是神仙,怎么可能六 个方面都会,可能这个方面强一点,可能那个方面强一点,但是它要求的就是这 些。那你按照这六个能力的标准,你去检点一下你们自己,你们到底有没有达到 这六个方面。我们一条条来看。

第一条就是人文的功底,人文的基础。这人文基础我讲过很多很多次,我也 讲的很难听,什么写字啊,什么写文章等等,我就不重复了。

第二就是医学的理论基础,你们扎不扎实,我觉得这也应该加强,差距还比 较大。然后呢,临床能力。我提醒大家,我现在讲的是临床能力。从某个意义上讲, 临床二字是没有中西之分的。台湾作家李敖啊,有一句话,说:“世界上就两种 医生,一种是会看得好病的医生,叫好医生;一直是看不好病的医生,叫坏医生。” 还有一句话就是,如果一个医生看不好的病,他会把你介绍到可以看好你病的地 方的医生,那也是好医生。就是我看不好你的病,我介绍你去能把你病看好的医 生那边,那也是好医生,这是我们讲的。所以你说我在这个地方学中医,你们千万不要和我比,很多同学没搞清楚,你们要跟我比的话,要跟三十年前的我去比,不是跟现在的我去比。这是很重要的,我现在可以西医不懂,可以不去病房上班,你们不行。就像 30 年前我也不能说,门诊病房也不是我能选的。而你们现在呢, 临床是不是做到了,尤其是现在马上要毕业的同学,什么靳枫啊,几个同学。我 觉得你应该是这样,你将来要做什么科,然后你要突击过去,这一科临床的常规 东西,学清楚,否则到那个地方去,一问三不知。

除了这以外,非常重要的是,你要有外语水平,国际视野。你说学中医可以 不要外语,那是我们自己安慰自己。前天,也有人在跟我讲说厦门不公,中医评 奖跟西医合在一起,当然就不行了。我说不止厦门,整个福建省都是这样。其实 在某种意义上,在全国也是这样。你说哎呀我是什么什么特殊,你跟人家在一起 你就是这样。所以外语也是他如此,并没有说你中医的,外语就应该差一点,这 不是,国际视野也是这样,这个我就不展开说了。

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关于科研的问题,如果没有学会科研,我可以很 严肃的告诉你,你们根本是不合格的研究生,或者说你们这三年研究生是白念了。 你说哎呀谁谁谁都可以,对不起,如果你自己要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才的话不可以。 这是非常重要的,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选择题,这是必答题,会和不会。所以 我想啊,非常简单地说,你们现在就是科研怎么抓上去,你们自己琢磨。

第二个要写文章,有个别同学,可能连毕业要的那篇毕业论文都还没有完成, 毕业写的报告文章。但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只有那篇文章,你将来肯定会很难过 日子。而且我再告诉大家,我们有个别同学,发表的几篇文章,但是那个文章层 次太低,因为层次太低,别人也不会给你脸上贴金。如果你是说,哎呀,我发表 了两三篇文章,都是一般的临床报道,或者一般的什么作文一样的。那你出去以 后拿这篇文章,也不会给你脸上贴金的。你发表的文章都很低的文章,那你没有 任何竞争力啊。假设我们把中医当成厨师,你会做什么?你会做饭,你会煮稀饭, 我会煮方便面。是,煮了好几包方便面,但是人家不认为你是一个好的厨师。所以希望你们还是好好的去琢磨。但是写文章这事啊,说起来就很长了。千万不要乱写,一定要注意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我们有个同学写的文章,被人家查到,百分之六十几的抄袭,那就 很要命。所以为什么我很慎重,你们的文章没有经过我看过,经过我同意,我不 让你们写我的名字。所以我们讲的六个方面的能力当中,科研方面的能力很重要。

五、几点要求

很多事情,我跟你们也讲过很多很多遍了,就是见贤思齐。不要老是看着医 院的带教老师也过着不错,也不用写文章,也不用做科研。如果你这样子看问题 的话,你永远不会进步。所以我也希望你们在座的每个同学呢,能够定个计划, 就是你在学习过程中,你到底要怎么做。

今天,本来晋江的几个同学要回来,因我月底刚去过,就不准备回来。但是 有好多同学是一年级的同学。还讲过很多要求的事情,都没有比较完整的跟大家 讲过,我今天比较完整地跟大家讲一下。

曾经我给每届的同学都讲过,学中医,学西医,学做人。第一个是要学正确 的中医;第二个是要学福建的中医;第三个要学老师的中医。学西医,是一般医 生懂的西医你要懂,一般病人懂的西医你要懂,还有你做某个领域研究的领域你 要懂。学做人,首先要做一个高贵的人,高贵是外表先高贵,还是内心?是内心 先高贵,不是外表先高贵。第二,做一个阳光的人,阳光要外表先阳光,而不是 里面先阳光?第三,做一个低调的人。不管怎么说,我总是有一个非常非常固执的观点,我一直认为,对学生就是 要严格要求,严师才能出高徒啊,一直很固执。我从来不认为,什么学生可以怎 么怎么教,没有严格要求,其实最终都不行。所以,一个老师要教几个好学生一 定要严格要求。你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人才,也要严格要求自己。我从来不认为 说,可以通过什么快乐的学习,我从不这么认为。当然我也不会拿尺子去打你们, 所以我希望大家还是要严格要求自己,这是我一贯的观点,将来可能越来越明显。 同学们在这个地方学习,我相信有两点。第一,你们肯定希望在这里可以轻 松一点、快乐一点,第二就是希望能够学有所成。但是这两个东西是有矛盾的。快乐一点、高兴一点,某种意义上会荒废学业;你要学有所成,那一定快乐不起来,这一定是这样的。把学习当做是快乐,不睡觉不吃饭,那除非是傻瓜,一般 人谁不知道玩起来更高兴。

典故一:

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 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 否?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典故二: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 “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 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 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 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 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药性赋》
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闻之菊花能明目而清头风;射干疗咽闭而消痈毒;薏苡理脚气而除风湿;藕节消瘀血而止吐衄。瓜蒌子下气润肺喘兮,又且宽中,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是以黄柏疮用,兜铃嗽医。地骨皮有退热除蒸之效,薄荷叶宜消风清肿之施。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疗肌解表,干葛先而柴胡次之。百部治肺热,咳嗽可止;栀子凉心肾,鼻衄最宜。玄参治结热毒痈,清利咽膈;升麻消风热肿毒,发散疮痍。尝闻腻粉抑肺而敛肛门;金箔镇心而安魂魄。茵陈主黄疸而利水;瞿麦治热淋之有血。朴硝通大肠,破血而止痰癖;石膏治头痛,解肌而消烦渴。前胡除内外之痰实;滑石利六腑之涩结。天门冬止嗽,补血涸而润肝心;麦门冬清心,解烦渴而除肺热。又闻治虚烦、除哕呕,须用竹茹;通秘结、导瘀血,必资大黄。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茅根止血与吐衄;石苇通淋与小肠。熟地黄补血且疗虚损;生地黄宣血更医眼疮。赤芍药破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白芍药补虚而生新血,退热尤良。若乃消肿满逐水于牵牛;除毒热杀虫于贯众。金铃子治疝气而补精血;萱草根治五淋而消乳肿。侧柏叶治血山崩漏之疾;香附子理血气妇人之用。地肤子利膀胱,可洗皮肤之风;山豆根解热毒,能止咽喉之痛。白鲜皮去风治筋弱,而疗足顽痹;旋覆花明目治头风,而消痰嗽壅。又况荆芥穗清头目便血,疏风散疮之用;瓜蒌根疗黄疸毒痈,消渴解痰之忧。地榆疗崩漏,止血止痢;昆布破疝气,散瘿散瘤。疗伤寒、解虚烦,淡竹叶之功倍;除结气、破瘀血,牡丹皮之用同。知母止嗽而骨蒸退;牡蛎涩精而虚汗收。贝母清痰止咳嗽而利心肺;桔梗开肺利胸膈而治咽喉。若夫黄芩治诸热,兼主五淋;槐花治肠风,亦医痔痢。常山理痰结而治温疟;葶苈泻肺喘而通水气。此六十六种药性之寒者也。
  药有温热,又当审详。欲温中以荜茇;用发散以生姜。五味子止嗽痰,且滋肾水;腽肭脐疗痨瘵,更壮元阳。原夫川芎祛风湿、补血清头;续断治崩漏、益筋强脚。麻黄表汗以疗咳逆;韭子壮阳而医白浊。川乌破积,有消痰治风痹之功;天雄散寒,为去湿助精阳之药。观夫川椒达下,干姜暖中。胡芦巴治虚泠之疝气;生卷柏破症瘕而血通。白术消痰壅、温胃,兼止吐泻;菖蒲开心气、散冷,更治耳聋。丁香快脾胃而止吐逆;良姜止心气痛之攻冲。肉苁蓉填精益肾;石硫黄暖胃驱虫。胡椒主去痰而除冷;秦椒主攻痛而去风。吴茱萸疗心腹之冷气;灵砂定心脏之怔忡。盖夫散肾冷、助脾胃,须荜澄茄;疗心痛、破积聚,用蓬莪术。缩砂止吐泻安胎、化酒食之剂;附子疗虚寒反胃、壮元阳之方。白豆蔻治冷泻,疗痈止痛于乳香;红豆蔻止吐酸,消血杀虫于干漆。岂知鹿茸生精血,腰脊崩漏之均补;虎骨壮筋骨,寒湿毒风之并祛。檀香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鹿角秘精髓,而腰脊之痛除。消肿益血于米醋;下气散寒于紫苏。扁豆助脾,则酒有行药破结之用;麝香开窍,则葱为通中发汗之需。尝观五灵脂治崩漏,理血气之刺痛;麒麟竭止血出,疗金疮之伤折。糜茸壮阳以助肾;当归补虚而养血。乌贼骨止带下,且除崩漏目翳;鹿角胶住血崩,能补虚羸劳绝。白花蛇治瘫痪,疗风痒之癣疹;乌梢蛇疗不仁,去疮疡之风热。乌药有治冷气之理;禹余粮乃疗崩漏之因。巴豆利痰水,能破寒积;独活疗诸风,不论新久。山茱萸治头晕遗精之药;白石英医咳嗽吐脓之人。厚朴温胃而去呕胀,消痰亦验;肉桂行血而疗心痛,止汗如神。是则鲫鱼有温胃之功;代赭乃镇肝之剂。沉香下气补肾,定霍乱之心痛;橘皮开胃去痰,导壅滞之逆气。此六十种药性之热者也。
  温药总括,医家素谙。木香理乎气滞;半夏主于湿痰。苍术治目盲,燥脾去湿宜用;萝卜去膨胀,下气制面尤堪。况夫钟乳粉补肺气,兼疗肺虚;青盐治腹痛,且滋肾水。山药而腰湿能医;阿胶而痢嗽皆止。赤石脂治精浊而止泄,兼补崩中;阳起石暖子宫以壮阳,更疗阴痿。诚以紫菀治嗽,防风祛风,苍耳子透脑止涕,威灵仙宣风通气。细辛去头风,止嗽而疗齿痛;艾叶治崩漏、安胎而医痢红。羌活明目驱风,除湿毒肿痛;白芷止崩治肿,疗痔瘘疮痈。若乃红蓝花通经,治产后恶血之余;刘寄奴散血,疗烫火金疮之苦。减风湿之痛则茵芋叶;疗折伤之症则骨碎补。藿香叶辟恶气而定霍乱;草果仁温脾胃而止呕吐。巴戟天治阴疝白浊,补肾尤滋;元胡索理气痛血凝,调经有助。尝闻款冬花润肺,去痰嗽以定喘;肉豆蔻温中,止霍乱而助脾。抚芎走经络之痛;何首乌治疮疥之资。姜黄能下气、破恶血之积;防己宜消肿、去风湿之施。藁本除风,主妇人阴痛之用;仙茅益肾,扶元气虚弱之衰。乃曰破故纸温肾,补精髓与劳伤;宣木瓜入肝,疗脚气并水肿。杏仁润肺燥止嗽之剂;茴香治疝气肾病之用。诃子生精止渴,兼疗滑泄之疴;秦艽攻风逐水,又除肢节之痛。槟榔豁痰而逐水,杀寸白虫;杜仲益肾而添精,去腰膝重。当知紫石英疗惊悸崩中之疾,橘核仁治腰痛疝气之瘨。金樱子兮涩精;紫苏子兮下气涎。淡豆豉发伤寒之表;大小蓟除诸血之鲜。益智安神,治小便之频数;麻仁润肺,利六腑之燥坚。抑又闻补虚弱、排疮脓,莫若黄芪;强腰脚、壮筋骨,无如狗脊。菟丝子补肾以明目;马蔺花治疝而有益。此五十四种药性之温者也。
  详论药性,平和惟在。以硇砂而去积;用龙齿以安魂。青皮快膈除膨胀,且利脾胃;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原夫木贼草去目翳,崩漏亦医;花蕊石治金疮,血行则却。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天麻主头眩,祛风之药。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更医脚弱。观乎商陆治肿,覆盆益精。琥珀安神而散血;朱砂镇心而有灵。牛膝强足补精,兼疗腰痛;龙骨止汗住泄,更治血崩。甘松理风气而痛止;蒺藜疗风疮而目明。人参润肺宁心,开脾助胃;蒲黄止崩治衄,消瘀调经。岂不以南星醒脾,去惊风痰吐之忧;三棱破积,除血块气滞之症。没食主泄泻而神效;皂角治风痰而响应。桑螵蛸疗遗精之泄;鸭头血医水肿之盛。蛤蚧治劳嗽,牛蒡子疏风壅之痰;全蝎主风瘫,酸枣仁去怔忡之病。尝闻桑寄生益血安胎,且止腰痛;大腹子去膨下气,亦令胃和。小草、远志,俱有宁心之妙;木通、猪苓,尤为利水之多。莲肉有清心醒脾之用;没药乃治疮散血之科。郁李仁润肠宣水,去浮肿之疾;茯神宁心益智,除惊悸之疴。白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之有眚;赤茯苓破结血,独利水道以无毒。因知麦芽有助脾化食之功;小麦有止汗养心之力。白附子去面风之游走;大腹皮治水肿之泛溢。椿根白皮主泻血;桑根白皮主喘息。桃仁破瘀血兼治腰痛;神曲健脾胃而进饮食。五加皮坚筋骨以立行;柏子仁养心神而有益。抑又闻安息香辟恶,且止心腹之痛;冬瓜仁醒脾,实为饮食之资。僵蚕治诸风之喉闭;百合敛肺痨之嗽萎。赤小豆解热毒,疮肿宜用;枇杷叶下逆气,哕呕可医。连翘排疮脓与肿毒;石南叶利筋骨与毛皮。谷芽养脾,阿魏除邪气而破积;紫河车补血,大枣和药性以开脾。然而鳖甲治痨疟,兼破症瘕;龟甲坚筋骨,更疗崩疾。乌梅主便血疟痢之用;竹沥治中风声音之失。此六十八种药性之平者也。

黄元御生平简介(节选)

黄元御为明代名臣黄福十一世孙。祖运贞,廪贡生侯选训导;叔祖运启,顺治戊戌科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父钟,邑庠;兄德润,增生;德淳,监生。黄元御出身于这样一个世代簪缨的书香门第,自幼深受家学影响。少年时代,其父为之延请侨寓昌邑的名儒于子遽先生为师,学习举业制艺,遍览经史著作,希望他能够登科入仕,光耀门庭。黄元御也"常欲奋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效其先祖黄福,做出轰轰烈烈的勋业。

雍正二年(1724),甫近弱冠之龄的黄元御考中邑庠生。雍正十二年(1734),黄元御三十岁,因用功过勤,突患眼疾,左目红涩,白睛如血,不得已延医就诊。而庸医误用大黄、黄连等寒泄之剂,致脾阳大亏,数年之内,屡犯中虚,左目完全失明。

科举时代,五官不正,不准入仕,遭此劫难,黄元御的仕进之路被彻底断送。在哀痛之余,当地名医、好友刘太吉劝他学医,他发愤立志:"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苦读历代中医典籍。

黄元御凭着深厚的文化功底,又得到刘太吉认真传授,苦读历代中医典籍,数年奋斗,浸淫有成,开始悬壶济世。在行医过程中他又不断总结经验,医术精进,医名大盛,时人将之与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中风总括学习

中风总括:风从外中伤肢体,痰火内发病心官,体伤不仁与不用,心病神昏不语言。当分中络经腑脏,更审虚实寒热痰,脱证撒手为脾绝,开口眼合是心肝,遗尿肾绝鼾声肺,闭证握固紧牙关,初以通关先取嚏,痰壅不下吐为先。

1.乌药顺气实中络,喎斜顽麻风注疼,麻黄枳桔乌蚕共,白芷干姜陈草芎。      

2.大秦艽汤虚中络,喎斜偏废减参珍,秦艽生地石膏共,羌独防芷细辛芩。    

3.小续命汤虚经络,八风五痹总能全,麻杏桂芍通营卫,参草归芎气血宣,风淫防风湿淫已,黄芩热淫附子寒,春夏石膏知母入,秋冬桂附倍加添。    

4.黄耆五物虚经络,偏废虚风无力瘫,心清语蹇因舌软,舌强神浊是火痰,补卫黄耆起不用,益营芍桂枣姜煎,左加当归下牛膝,筋瓜骨虎附经添。  

5.三化气实风中腑,昏冒闭满小承羌。形气俱虚及风燥,搜风顺气自然康。  

6.牛黄清心实中脏,痰壅神昏不语言,口眼喎斜形气盛,两手握固紧牙关。

7.参附汤治虚中脏,唇缓涎出不语言,昏不知人身偏废,五脱证见倍参煎。  

8.袪风至宝中风热,浮数面赤热而烦,通圣加蝎天麻细,白附羌独连柏蚕.        

9.青州白丸中风痰,喎斜瘫痪涌痰涎,小儿惊痰为妙药,白附乌星半夏丸。  

10.清热化痰治内发,神短忽忽语失常,头眩脚软六君麦,芩连菖枳竹星香.    

11.涤痰内发迷心窍,舌强难言参蒲星,温胆热盛芩连入,神昏便闭滚痰攻。    

12.三化气实风中腑,昏冒闭满小承羌。形气俱虚及风燥,搜风顺气自然康。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熊丽辉导师组师承活动总结

2018年3月开始至今,中医诊断教研室熊丽辉导师组开展了“学中诊做临床”中医诊断学临床诊疗课堂的系列师承活动,时间定为每周三下午。师承组老师和同学用课余时间探讨学习中的难题、解决方法,对学生的临床思维指导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在假期指导学生多实习、多读书,并将所学内容于师承活动中分享。通过每周三下午的师承学习,拓展了各位同学的课外知识,不仅提高了临床思维,也提升了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师承活动中,将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透过临床案例帮助师承组同学构建中医临床思维体系。

附:师承活动时间、授课人及授课内容表

授课人

授课内容

2018.3.21

熊丽辉

“学中诊做临床”中医诊断学临床诊疗课堂

2018.3.28

陈锐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方证剂研究

2018.4.13

朱键勋

人参的研究历史沿革及真伪鉴别技术关键

2018.4.18

朱键勋

常见饮片辨识学习

2018.4.25

朱键勋

动物药及其标本鉴别

2018.5.2

司慧

血常规、尿常规解读

2018.9.12

兰辛键

如何认识中医学

2018.9.19

邱帅辉

读《儒门事亲集要》心得

2.018.9.26

兰辛键

假期学习“温热论”心得体会

2018.10.10

景佳馨

“中国哲学与中医哲学”读书心得体会

2018.11.14

司慧

五运六气学习心得与体会

2018.11.21

白雪

《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之痉病、自汗盗汗、消渴


《中医诊断学》临床诊疗课堂实施细则

“学中诊,做临床”这一宗旨的指引下,中医诊断学科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为目的,开展临床诊疗课堂活动,具体细则如下:

1.面向对象:中医诊断学科全体师承学生,共计9人;全体教师和研究生;本科学生。要求师承学生必须参加,其他人员自愿参加。

2.指导教师:教研室6名教师

3.活动时间:暂定为每周三下午3:30--5:30

4.活动地点:创实大厦B区419室(中医诊断学实训室)

5.课堂形式:以实训室419为诊室,在临床诊室的环境下,教师或学生每次讲解一个专题,师生共同讨论;临床诊病。

6.课堂内容:临床知识讲解、诊病(学生诊疗需求均安排在此)。

7.课堂要求:授课教师及看病大夫需要穿白大衣。

8.职责安排:1名学生负责照相、宣传等;1名学生负责病历记录;1名学生负责仪器(心电图、四诊仪)使用及病历打印等。

实训室周三开关门、安全等由研究生宋道群负责。

9.定期请名中医讲座。

 

                          中医诊断学学科

                         2019年3月13 日


2019年寒假熊丽辉师承组

假期任务安排

各位老师和同学们:

假期愉快!

现将本师承组工作做如下安排:

目前熊丽辉师承组共有学生21人,分别是2016级和2017级学生。师承组教师为5人,分别是熊丽辉、杨艳秋、韩世伟、兰辛键、汪勤。师承工作具体负责人为兰辛键,管理考核出勤之类由汪勤老师负责,全体师承老师共同担当指导学生的工作。

2019年寒假根据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一,考完试知识就忘了,更谈不到临床运用,其实,中医学最关键的是知识的运用,而不是期末考试;第二,学生普遍传统文化掌握的不好;第三,经典背诵很重要,国内名医几乎都是这样学习中医的,这是传承的第一步。为此,本次寒假,以此为切入点,确定任务如下:

1.精读《中医入门》并写2000字左右读后感。各位同学在网上买书。

2.背诵《医学三字经》卷一到水肿第十一。

3.背诵《药性歌括四百味》从头开始至小茴香共77味。

4.自选方歌50首背诵(方剂学教材)。

我们会定期检查同学们的学习情况。

寒假任务考核

:2019.3.13

:创实大厦B419

参加人员名单:熊丽辉老师,兰心健老师熊丽辉师承组学员(景佳馨、司慧、李京儒请假)

在寒假里老师给师承学生留了任务,背诵《医学三字经》前十一卷,自选方剂50首,按功效分类中药,精读秦伯未得《中医入门》,并写2000字的读后感。今天熊老师和兰老师对到场学员进行考核并做出评价,。

最后,熊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自己假期的学习心得,让我们明白学习是一种态度,必须坚持。


题目:中药分类及病例分析

2019.03.20

:创世大厦B419

参加人员:中诊教研室部分老师和熊丽辉师承组全体学生(郭旭请假)

:邱帅辉,王卓尔,兰辛键老师

今天邱帅辉同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清热解毒药和水肿药的分类,王卓尔同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香薷与麻黄的区别。兰辛键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一些表寒里热的病例。

讲解之前我们先分组对胸痛可能由哪些病引起和如何治疗进行了讨论,最后由兰辛键老师作出总结。

邱帅辉主要介绍了消肿药中有着相同功效的一些药物他们不同的功效以及他们的用法。利水消肿药有麻黄,香薷,五加皮,桑白皮,和黄芪。麻黄功效为发汗解表,长于发汗,通过发汗消肿,用于风水证;香薷的功效为化湿和中,特点是芳香化湿和解表共有,利水消肿需浓煎;五加皮的功效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消肿为辅;桑白皮的功效还有泻肺平喘,消肿方面最宜治疗湿热水肿;黄芪功效还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一般用于气虚水肿。利水渗湿药有薏苡仁,茯苓,猪苓和泽泻。薏苡仁功效为健脾止泻,生用偏寒,炒用偏温,止泻优于茯苓,利水弱与茯苓;茯苓健脾,平性药物,寒热温凉都可用;猪苓的功效单一,强于茯苓,常于茯苓相须为用;泽泻的功效还有化浊降脂,功效与猪苓相当,偏寒。解毒消肿药有金钱草和牛蒡子,金钱草为利湿退黄药,治疗较轻的毒虫咬伤,热毒疮痈;牛蒡子的功效还有利咽透疹,治疗热毒引起的疮痈肿痛,尤治咽喉肿痛。消肿排脓有白芷和天花粉,白芷治疮痈分消,耗,补。白芷主要用于第一红肿阶段,第二排脓阶段;天花粉的功效与白芷相似,为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外痈。山豆根消肿类型为利咽消肿,主要用于热毒的咽喉肿痛,同类清热解毒药中利咽消肿的作用最强。消肿散结类药有天南星,半夏,夏枯草,连翘,蒲公英,甘遂,马钱子。天南星偶尔需要辅助时增强半夏作用,通过消痰解毒,消肿散结,外用时比半夏常用;半夏为燥湿化痰要药。散结散的事痰结,消肿消的是与痰有关的肿痛;夏枯草功效还有清肝明目,为清热泻火药,基本功效是清肝火,散结是痰火郁结,形成痰核,影流等;连翘是清热解毒药,为疮家圣药;蒲公英也是清热解毒药,主要用于保用;甘遂功效还有泻水逐饮 ,消肿散结主要是外用,泻水逐饮用于水肿痰饮是内服;马钱子功效还有通络止痛,有大毒临床不轻易使用,止痛效果强,外用于勇闯中通。消肿生肌的药有白及,乳香和没药。白及的功效还有收敛止血,用于疮痈肿毒,最大的特征是用于肺胃出血;乳香和没药的功效还有活血止痛,主要外用,疮痈溃破脓排干净后,外敷。合欢皮为消肿药中的活血消肿药,功效还有解郁安神。消肿定痛的药有三七和麝香,三七功效还有散瘀止血,最大的特点是止血不留瘀;麝香功效还有活血通经,通过活血来散结止痛。

王卓尔主要介绍了香薷和麻黄利尿的区别,指出香薷功效为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又名夏月麻黄,入肺胃经;麻黄功效为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归肺,膀胱经。香薰具有发汗解热作用,并可刺激消化腺及肠蠕动,对肾血管能产生刺激从而使肾小管充血,滤过压增大出现利尿作用;而麻黄发汗力强,表虚阴虚盗汗和虚喘慎用,本身利尿效果不明显,所以除风水外的一切水肿都不用麻黄。

兰辛键老师主要介绍了一些表寒里热的病例,以及随着治疗的过程症状发生的改变和用药的改变。其中涉及的到的方剂如桂枝汤,止嗽散和大青龙汤,兰老师也对它们的配伍,功用和主治进行了解答。

讲解中大家积极互动,在上台讲解的同学进行提问时,下面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互动,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的学习大家对中药的分类有了全新的认识,如香薰和麻黄的利尿区别,有相同功效的药应该如何使用等。与此同时老师也指出我们的缺点和不足,在查找资料时应该去知网一样的学术网站查询,而不能一味的去百度搜索,把不确定是否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家。


题目:中药分类及五脏阳虚分析

2019.03.27

:创世大厦B419

参加人员:中诊教研室部分老师和熊丽辉师承组全体学生

:黄婉欣,兰辛键老师

今天黄婉欣同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补气药的用法与功效。兰辛键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五脏阳虚应用的方剂及证治机理。

黄婉欣同学讲解了补虚药中的补气药,补气药主要补益的是脾肺之气,人参为甘温之品,微苦,归脾,肺,心,肾经。它偏于助阳,为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之要药。治疗气血津液不足,虚劳内伤,有拯危救脱之功。可以升血压。西洋参为甘凉之品,微苦,归心,肺,肾经,偏于补阴,有清热生津的功效。党参补脾益肺,养血生津。为气血双补之要药。在临床上党参四倍量可以代替人参(除大补元气)。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有轻补之效,适用于体虚温补或者是小孩的患者,所以又有孩儿参之称。黄芪为补气的要药,少量使用可以升压,大量使用会降压,它还有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白术主要补脾气,有燥湿利水,止汗,安胎之功。山药平补脾肺肾,所谓平补,即补气,益阴,平和,补而不滞,养而不腻。白扁豆,健脾止泻,用炒白扁豆,化湿消暑,用生白扁豆。它单独使用功效微弱,应与其它补气之药共用之。甘草它可以调和诸药,除海藻,大戟,甘遂,芫花之外,其中炙甘草有复脉宁心之效,还有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之功。大枣为干温之品,甘能补中,温能益气。还有养血安神之功效。饴糖,为米,大麦等粮食发酵来,有缓急止痛,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中气虚寒,喜温喜按等病症。

兰辛键老师首先解答了白术燥湿又为什么能治肠燥便秘?便秘分为干秘和湿秘,白术治疗其中的湿秘,湿秘是由脾阳虚所致,而白术又是补气健脾第一要药,生白术(50g)加附子可治疗。又指点出黄芪的升压功效只有是由于阳气不升导致的才有效,降压是用利水之功,在临床上是不允许这样做的,对患者伤害极大。介绍了保元汤治疗一切气虚,外有黄芪,中有炙甘草,内有参,肉桂。又讲述了五脏阳虚的应用方剂,由于病机不同,又有不同的方剂医治。肝寒:吴茱萸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心阳虚:桂枝加桂汤,桂枝加附子汤。脾阳虚:四逆汤,理中汤,小建中汤,大建中汤。肺阳气虚: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肾阳虚:真武汤,右归丸。

讲解中大家积极互动,在上台讲解的同学进行提问时,下面的同学也能积极参与互动,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的学习大家对补气药的功效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如关于黄芪的升压作用只有是由于阳气不升导致的才有效。与此同时老师也为我们解答疑惑“白术燥湿为何能治疗肠燥便秘?”亦指出了同学的错误,黄芪是利水降压,临床上不可应用对患者伤害极大。


心肺复苏术

20194月3日

:创实大厦B108

参加人员:熊丽辉师承组学生

授课人员:刘坡坡老师

今天熊老师师承组学生们学习了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是指在病人因某些疾病导致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时,可以一个人徒手操作急救方式。

授课开始,刘老师先通过播放心肺复苏视频让我们了解心肺复苏术,之后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模拟心肺复苏术训练,具体步骤如下:

确保急救环境安全

判断患者意识

大声呼救,判断患者的呼吸和脉搏(如果呼吸脉搏停止则进行心肺复苏术)

将患者移到平底或平木板上,宽衣解带,记录时间

定位按压位置(两乳头正中处)

行心肺按压,频率为100-120次每分钟,按压深度5-6cm,按压次数30次

按压结束后进行人工呼吸2次,将患者头部扭到近侧面大于45度,清除患者口鼻异物,开通气道。口对口,捏住患者鼻子,吹进气体一秒,可观察到患者胸腔隆起,松开患者鼻子,嘴离开,观察到患者胸腔回落。

前面所做为心肺复苏术的一组,需要同样方法做五组,

五组结束后,俯身判断患者的呼吸和脉搏,脉搏和呼吸恢复,抢救成功,倘若患者呼吸脉搏未恢复,继续做5组心肺复苏术,直到120的到来。

通过心肺复苏术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急救的知识,认识到了时间的重要性,下附同学们认真学习的照片

 


题目:中药分类

2019.04.10

:创世大厦B419

参加人员:中诊教研室部分老师和熊丽辉师承组全体学生(除姜帅 王卓尔 黄婉欣)

:白雪 关健  熊丽辉主任

今天白雪同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止泻药,根据功效的不同分别讲述。关健同学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泻下药,包括攻下药、润下药、峻下逐水药。

白雪同学将泄泻分为七种类型,一、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泻,伴有腰膝酸冷、形寒肢冷等症状,可以选用补骨脂补命门之火,肉豆蔻温暖脾胃、涩肠止泻,吴茱萸暖脾胃散阴寒,五味子固肾益气、涩肠止泻,以四神丸为主方达到温肾益脾、涩肠止泻的效果。二、脾胃虚弱所致泄泻日久、时溏时泻、稍进油腻便次增多、面色萎黄、时少倦怠等症状,可用茯苓健脾、渗水利湿而止泻,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山药补脾养胃,以参苓白术散为主达到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作用。三、外感风寒、内伤湿浊所致的寒湿泄泻,患者出现粪质稀薄、甚如水样,伴有恶寒发热等一系列表证,此时可用广藿香芳香化浊,解表散寒,同时加入健脾药以助除湿,如白术、茯苓,方子可以用藿香正气散。四、湿热泄泻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泻而不爽,兼有小便短黄、烦热口渴等,治疗以清热燥湿为主,像黄连、黄芩一类的药物,同时用葛根发表,升清阳而止泻,可以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达到解表清热、燥湿止泻的功效。五、夏季多雨季节易发生暑湿泄泻,暴急量多,兼有汗出口渴、胸脘痞闷者,可用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如香薷散。六、食滞胃脘引起的泄泻,常夹有不消化食物,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嗳腐吞酸等症,山楂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善于消麦面痰气之积,三者合用,可以消各种饮食积滞,同时加入行气化滞的半夏、陈皮,健脾利湿、和中止泻的茯苓,以及既可散结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的连翘,正如保和丸消级化滞、调和脾胃。七、肝郁乘脾引发的泄泻,与情志不畅关系密切,每每因情志抑郁、精神紧张时加重,并且泄泻反复不愈,可以以痛泻药方为主方,用白术的苦甘而温之性,补脾燥湿以培土,白芍酸甘而寒。柔肝缓急以止痛,陈皮理气燥湿、醒脾和胃,防风为脾经的引经药,具有升散之性,与白芍同用,可以疏散肝郁,与白术同用可以祛湿止泻,如此达到脾健肝柔,痛泻自止的效果。

关健同学是根据中药的药性、归经及功效的异同分别论述的,属于泻下药的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这四味药都属于苦寒之性,都归大肠经,都具有泻下的作用,不同在于大黄可以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活血逐瘀、利湿退黄,并且妊娠期、哺乳期、月经期、习惯性便秘忌用,大黄之所以泻下是因为大黄内含有蒽醌,与酶结合到大肠分解成蒽粉、蒽酮,使肠肌强制收缩,并且起效快,易水解。芒硝可清热止痛、回乳,为五官科常用药,用热水水解,过滤冷却后的结晶为皮硝,芒硝经风化而成的粉末为玄明粉。番泻叶可以利水,小量缓下,可代茶饮。芦荟可以清肝泻火、杀虫疗疳,治疗肝火便秘。润下药包括火麻仁、郁李仁和松子仁,三者均味甘,均属脾经和大肠经,都可以润肠通便,其中郁李仁孕妇忌用,兼有利水消肿的功效,松子仁脾虚便溏、湿痰者禁用,兼可润肺止咳。峻下逐水药都有毒,孕妇皆禁用,甘遂、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入丸散,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疳,商陆逐水消肿、通利二便、外用解毒散结,牵牛子泻水通便、消痰涤饮,入丸散,巴豆霜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止咳、外用蚀疮,可以腐蚀胃黏肠膜,巴豆外用蚀疮,不内服,不能与牵牛子同用,千金子泻下逐水、破血消癥、外用疗廯蚀疮。最后还介绍了可以养生保健的荷叶,可以清心肝脾肺之火,具有养神、降压、利尿、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但经期禁用。  

熊主任为大家介绍了桑菊饮、银翘散和白虎汤的区别。桑菊饮为辛凉轻剂,治疗风热较轻所致的打喷嚏、流鼻涕等,一旦患者出现发烧就不可以用了,邪气以升散的方式发出。银翘散为辛凉平剂,治疗外感风热化热入里之发热、咳嗽、咽痛口渴。并且着重讲述了银翘散的加减用法,如发热热势较高,可加入石膏、地骨皮一类,表证较重加入麻黄、桂枝帮助解表等,邪气从二便和肌表发出。白虎汤为辛凉重剂,患者出现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热势严重时宜选用此方,邪气主要从二便排出。同时也告诉我们平时买药时药注意药物的组成成分,以免失治误治。

讲解的整个过程非常流畅,大家与讲解的同学积极互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的学习大家对止泻药和泻下药的功效与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如肝郁乘脾所致的泄泻可以用白术、白芍为主的痛泻药方,熟悉了熊主任讲的桑菊饮、银翘散、白虎汤三者的区别,比如患者已经出现发热的症状了就不要选用桑菊饮了,可以用银翘散进行治疗。


题目:拔罐术

2019.04.17

:创大厦C031

参加人员:中诊教研室部分老师和熊丽辉师承组全体学生

朱英豪

今天朱英豪老师为大家谅解拔罐术。

首先老师给大家讲解了在创实大厦上实训课时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安全,卫生,健康等方面。其次老师为大家介绍火罐的种类,共有四种,分别是:玻璃罐,陶罐,竹罐,空气罐。

并教大家认识器械,备品,以及它们的目的,比如抹布浸湿以防着火,盆里接水盛放用过的酒精棉,黑色垃圾桶装生活垃圾,黄色垃圾桶放医疗垃圾,锐器桶盛放尖锐器械。

接下来老师给大家介绍投火法和闪火法。投火法是将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罐扣在施术部位。需注意将酒精棉球投入罐内时,未燃的一端应向下。此法适用于侧面拔,特别是不容易上罐的部位,如关节等,不致灼伤皮肤。闪火法是用卵圆钳挟住或缠住酒精棉,点燃后在火罐内壁中段绕1~2圈,或稍作短暂停留后,迅速退出并及时将罐扣在施术部位上,即可吸住。此法比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是较常用的拔罐方法,须注意操作时不要烧罐口,以免灼伤皮肤。讲完操作方法,老师给我们时间动手操作,并给予指导。然后老师又给我们讲了走罐,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走罐术是中医传统拔罐疗法中的一种操作方法,它是延伸拔罐“吸力”为动态“滑动摩擦力”,即将单罐的负压吸力与走罐时的摩擦力,共为合力,作用于人体体表皮层。通过掌握走罐的速度、频率、密度(面积),控制合力的大小、方向、作用力点,有可能达到选择性和增强吸拔的强刺激、弱刺激,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功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走罐疗法宜选用口径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圆、厚、平滑。我们又利用模型进行操作,还有的学长亲自充当实验道具,让大家体会到身体皮肤和模具的不同。

后来老师发放了耳穴贴和耳朵模型,让大家了解耳朵上的穴位,和各个穴位针刺方法。最后我们整理了手术车上的用具,打扫了教室卫生。

整个讲解和实训过程非常流畅,大家积极互动,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本次的学习大家对火罐的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 大家也纷纷在自己身上拔罐和贴耳穴贴。本次实训课程十分成功。


题目:中西医对发热的认识

2019.5.8

:创实B419

参加人员:熊丽辉师承组学生 张玉波王明媚请假

:熊丽辉老师

在今天正式上课之前,邱帅辉同学讲述了关于自己的病例:前一日外感邪气,出现身体发热,以及后背强痛的症状。根据所学,他将葛根汤进行加减服用一服后,项背强几几症状明显减轻,上午服用了第二服,身体恢复。(认识:现阶段自己应该有诊断治疗外感风寒风热等表证的能力,可结合自己的主症对来进行药物加减)

课上熊老师主要是全面讲解一下关于中西医对发热的认识:

(一)首先,发热是一种反应性病变,中医认为这是正邪交争的外在表现,西医认为这是病毒引起的(人们常常有一个误区:发热会不会烧坏人呢?其实正确的解释是:发热不是病,而是病毒增多产生的病理表现,所以致病因素是病毒,而不是“热”)

(二)中医对发热的认识

发热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一般外感病都会产生,但有些人经常产生外感病却不发热,并非病情轻,可能是由于素体虚阳气不足,正气不能抵御外邪而无法产生正邪交争的发热症状,这时可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来助阳解表。

1.夏季即将到来,在这期间最容易出现暑湿发热,兼有腹泻或者头身困重,舌苔黄腻,这时可用藿香正气散,病重可加大剂量,要多喝水利尿。2.寒热往来症状出现在半表半里,为少阳病,可用小柴胡汤(禁忌:湿证)阳盛高血压患者——其中的人参可更换为党参或者太子参,此方适用范围广泛,口苦咽干目眩均可。3.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很好,为首选,次为奎宁,其表现为壮热憎寒头痛甚4.但热不寒①≥39℃为壮热,一般见于肺实热/阳明经实热/大肠湿热/湿温病等②介于37.3—38℃为微热,多见于表证/虚而发热/郁热等5.五心烦热表现为手脚心热,一般见于阴虚/湿郁发热/肝郁等。

发热原因大体分为外感和内伤,常用治疗各种热的药物有三种:石膏(大寒,治疗实热,常配粳米)地骨皮(极寒,常用于虚热)柴胡(各种发热>20g)

长期发热的患者可用八珍汤与小柴胡汤合方,即可扶正气又能和解少阳。

(三)西医对发热的认识

课上关于西医了解最多的就是在诊治发热时首先要弄清发热的病因病机,切不可盲目退热(认识:重视诊断)低热:37.3—38℃高热:39—41℃中度热:38.1—39℃超高热:41℃以上

伴随症:1寒战2口唇疱疹,可见于流感(青霉素阿莫西林/清热解毒剂3淋巴结肿大4肝脾肿大5出血6关节痛7皮疹8昏迷

(四)收获感想

老师通过自己的临床经历给我们拓展了许多新知识,例如抗生素过多所致的发热;因为临床经验和对机体组织结构了解的不足,导致了患者的重病等。有些小诊所面对发热的患者时经常盲目的退热,这种方法是错误的。作为医生首先学习好各种理论基础,丰富自己,再一个要让自己健康,之后才能让更多的人健康。

中医治疗时,很多方面都需要西医知识的辅助,比如检查化验,对于机体组织结构的了解等;在开方用方时,要谨记因人而异,比如少儿至阴至阳之体,老年人的体虚,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既往病史的患者也要注意,可对药量适量加减或者药物的同类更换;发热原因多种多样,很多病是治出来的,因此诊断很重要.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熊丽辉导师组师承活动总结

20193月开始,中医诊断教研室熊丽辉导师组围绕中医临床诊疗学习开展了系列师承活动,时间定为每周三下午。师承组老师和同学用课余时间探讨学习中的难题、解决方法,对学生的临床思维指导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在假期指导学生多实习、多读书,并将所学内容于师承活动中分享。通过每周三下午的师承学习,拓展了各位同学的课外知识,不仅提高了临床思维,也提升了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师承活动中,将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透过临床案例帮助师承组同学构建中医临床思维体系。

附:师承活动时间、授课人及授课内容表

时间

授课人

授课内容

2019.3.13

熊丽辉

寒假任务考核

2019.3.20

邱帅辉王卓尔兰辛键

中药分类及病例分析

2019.3.27

黄婉欣,兰辛键

中药分类及五脏阳虚分析

2019.4.3

刘坡坡

心肺复苏术

2019.04.10

白雪关健熊丽辉

中药分类

2019.04.17

朱英豪

拔罐术

2019.5.8

熊丽辉

中西医对发热的认识


《中医诊断学》临床诊疗课堂实施细则

“学中诊,做临床”这一宗旨的指引下,中医诊断学科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临床能力为目的,开展临床诊疗课堂活动,具体细则如下:

1.面向对象:中医诊断学科全体师承学生,共计10人;全体教师和研究生;本科学生。要求师承学生必须参加,其他人员自愿参加。

2.指导教师:教研室6名教师

3.活动时间:暂定为每周三下午3:30--5:30

4.活动地点:创实大厦B区419室(中医诊断学实训室)

5.课堂形式:以实训室419为诊室,在临床诊室的环境下,教师或学生每次讲解一个专题,师生共同讨论;临床诊病。

6.课堂内容:临床知识讲解、诊病(学生诊疗需求均安排在此)。

7.课堂要求:授课教师及看病大夫需要穿白大衣。

8.职责安排:1名学生负责照相、宣传等;1名学生负责病历记录;1名学生负责仪器(心电图、四诊仪)使用及病历打印等。

实训室周三开关门、安全等由研究生董禹彤负责。

9.定期请名中医讲座。

 

                          中医诊断学学科

                         2021年10月13 日


中医诊断学教研室熊丽辉导师组师承活动总结

202110月开始至今,中医诊断教研室熊丽辉导师组开展了“学中诊做临床”中医诊断学临床诊疗课堂的系列师承活动,时间定为每周三下午。师承组老师和同学用课余时间探讨学习中的难题、解决方法,对学生的临床思维指导并进行专题讲座,同时在假期指导学生多实习、多读书,并将所学内容于师承活动中分享。通过每周三下午的师承学习,拓展了各位同学的课外知识,不仅提高了临床思维,也提升了对中医学习的兴趣。在今后的师承活动中,将会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透过临床案例帮助师承组同学构建中医临床思维体系。

附:师承活动时间、授课人及授课内容表

时间

授课人

授课内容

2021.10.13

熊丽辉

门诊病历书写及药物服用方法及分类

2021.10.20

熊丽辉

了解临床常用消食中药和胃石

2021.11.3

熊丽辉

了解临床常用理气药

2021.11.24

熊丽辉

了解临床常用行气药

2021.12.1

熊丽辉

赵氏保和汤的临床应用


熊丽辉师承小课堂(1)

2021.10.13    

:创实大厦B415

一、门诊病历书写

(一)门诊初诊病历记录

(封面有过敏史,询问并记录患者食物与药物过敏史)

1.日期2021年10月1日,或2021-10-1

2.主诉:主症+持续时间

3.现病史:睡眠饮食.二便(所有使用医学术语)

4.既往史

5.查体:舌苔,脉象,体征(血压:BP/mmHg;温度:T/℃)

6.理化检查

7.治疗:方药+服用方法

(二)门诊复诊病历记录

1.日期

2.诊断:服上方,症状好转/无明显症状改变/某症状加重;症状记录

3.查体

4.理化检查

5.治疗

运用缩写(拉丁文或英文)

例:Tid(一日3次),Bid(一日2次),Po(口服),CAG(萎缩性胃炎)

二、药物服用方法及分类

(一)服法及注意

1.便秘患者:早饭前服用

2.4次服:早中晚及睡前服用

(二)药物服用种类

1.冲服:①免煎颗粒;②新绿色(开方时注意6的备注);③农本颗粒(取药时间最久)(颗粒冲服应该使用开水,切忌倒进嘴里直接吞咽)

2.熬制:①大饮片;②小包装(节约时间,适合患者即可带走)

熬制药物在小包装中没有时,可选择大饮片;一附院熬制固定值:每袋150ml;脾胃病患者过服液体会产生不适,患者自己熬时汤药建议控制在70—100ml)

三、脾胃病调护

(一)脾胃病调护

    1. 保证一日三餐

    2. 每日摄入食物种类不少于25样(摄入一口也算)

    3. 咀嚼50次(正常不可少于30次)

    4. 减少流体摄入(汤,粥,豆浆,牛奶等)

    5. 少吃或不吃油炸,腌制,辛辣,寒凉(指低于常温)的食物

    6. 少吃死面制品(面条,饺子等)

    7. 少吃或不吃的水果种类:全部瓜类(西瓜,香瓜等),桃子,李子,杏等

    8. 饮水注意:小口饮,不可暴饮;脾胃病患者可饮大麦茶

      (二)特殊调护

    9. 经常烧心,反酸的患者:多吃发面制品(馒头,花卷等)

    10. 反碱患者:少吃发面制品

    11. Hp+(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每日一盘蒜蓉西兰花

    12. 反酸严重时,可吃生生米缓解;

      (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注意事项与调护

    13. 不束腰

    14. 不饮用浓茶/浓咖啡

    15. 餐后直立

    16. 床头抬高15-30cm

    17. 控制情绪(尤其紧张人群)

    18. 多碱(胃舒颗粒)

    19. 少吃死面,大米,严重时可吃生的花生米缓解;

    20. 减肥(肥胖患者易患病)

 


熊丽辉师承小课堂(2)

2021.10.20    

:创实大厦B419

一、临床常用消食中药

(一)山楂

1.性味:酸、甘、温

2.归经:脾、胃、肝

3.功效:消食化积,活血化瘀

1)消食:消肉食、解腻、降血脂(使用焦山楂);

2)活血:破气(使用生山楂)

4.注意事项:

1)过食山楂,山楂籽会入胃形成胃石;

2)因生山楂有活血破气的功效,气虚患者不可食用;

5.临床含山楂的常用处方:保和丸,和胃汤

6.临床用量:10g (>15g易致患者反酸)

(二)神曲(六神曲)

1.性味:甘、辛、温

2.归经:脾、胃

3.组成:麦粉,杏仁,赤小豆,青蒿,苍耳子,辣蓼

4.功效:消食和胃

5.用法:

1)当方中补药、金石类、滋腻类药物过多时,可加入神曲以佐消化;

2)胃息肉患者处方中可加入神曲

(三)麦芽

1.性味:甘、平

2.归经:脾、胃、肝

3.功效:消食和中、疏肝行气、回乳

1)消食:加强淀粉类食物的消化

2)消食和中应炒用

3)回乳、疏肝应生用

4.临床用量:

1)用麦芽以疏肝:30-120g(例:赵老师常用逍遥散+100g麦芽以加强疏肝作用)

2)用麦芽以消食和中:10-25g

(三)莱菔子

1.性味:辛、甘、平

2.归经:脾、胃、肺

3.功效: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4.注意事项:

1)因莱菔子的降气作用,胃下垂患者需慎用;

2)气虚患者慎用

5.临床用量:10-25g(过量致腹泻、呕吐、耗气)

6.临床用法:可与人参合用,因二者药效各归其经,互不影响其效

(四)鸡内金

1.性味:甘、平

2.归经:脾、胃、小肠、膀胱

3.功效:健胃消食、涩精止遗,通淋化石

1)涩精:用于遗精

2)止遗:用于遗尿

3)化石:用于体内各种结石

4.用法:

(1)碾磨成粉使用效果最好,因鸡内金中含有消化酶,煎煮会破坏酶活性

(2)鸡内金+莱菔子共同碾磨成粉使用,增强消化作用(每次服用5g左右)

5.临床用量:10-15g

6.注意事项:鸡肉、鸡蛋过敏患者不可使用

7.常用配伍

1)鸡内金与威灵仙:消结石

2)鸡内金与桑螵蛸:止遗

二、胃石

(一)定义

胃石是指进食了某些食物或药物等,在胃内形成凝固物或硬块,不能通过幽门而滞留在胃内。胃石因进食食物种类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混合性胃石,其中以植物性胃石较多见

(二)成因

1.胃石是指进食了某些食物或药物等,在胃内形成凝固物或硬块,不能通过幽门而滞留在胃内。胃石因进食食物种类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胃石、动物性胃石、药物性胃石、混合性胃石,其中以植物性胃石较多见。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不适、饱胀、沉坠感,伴有恶心呕吐,不能正常进食;

2.常见病因:

1)进食高鞣酸、高胶质含量的食物,如柿子,黑枣,山楂等

2)低胃酸分泌

3)低胃动力

4)饮酒

5)胃部病变

6)其他原因

(三)治疗措施

1.西医:

1)氢氧化钠

2)阿司匹林

3)抑酸剂

4)酶制剂

5)动力药(吗丁啉、蓖麻油)

6)产气剂(柠檬酸+碳酸氢钠)

2.中医:

胃石症属中医腹痛、呕吐范畴,其病因为乳食积滞而成,故可采用通腑泻下、消积导滞的方法治疗。中药治疗胃石的方法有很多,如大剂量保和丸、大承气汤加味、单味鸡内金、化石汤及蒙药,但起效往往较慢。

中药辨别1.0 中药辨别2.0

中药辨别3.0

师承小课堂分享记录


熊丽辉师承小课堂(3)

2021.11.3    

:创实大厦B415

理气药

一、破气:药性多温性,川楝子为寒性

(一)青皮:药劲小于陈皮

功效:疏肝破气,消食化滞

常用量:小于15克

(二)枳实: 竖着理气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除满

使用:胃动力药,便秘时可用

配伍:常常搭配柴胡

(三)枳壳: 横着行气

功效:宽胸行气

使用:腹泻可用

二、下气药

(一)莱菔子: 向下行

功效:消痰行气

(二)厚朴:辛、温

功效:燥湿化痰,下气除满

注意:量不宜过大

使用:1.湿阻中焦、食积腹胀、痰喘,用量5-20克

2.咽喉有异物,用量5-10克

3.腹泻可用

(三)苏子: 向下行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使用:痰多、嗳气、便秘

三、理气药1:

(一)木香:温、辛

功效:行气调中,消滞止痛

使用:1.肠动力药,补而不滞

2.食积、气滞、食欲不振

(二)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

使用:用于大肠、直肠

配伍:与木香配伍

(三)大腹皮:上胃动力药

      使用:见于藿香正气散,去湿

四、理气药2:

  1. 柴胡:寒凉药

    功效: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用量:5-10克,少有用15克

使用:胁肋胀痛

参考疾病: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肠上皮化生

注意:糖尿病患者,阴虚内热,慎用

配伍:常配白芍

  1. 香附:血中之气药

    功效:调经止痛,疏肝解郁

    使用:横着理气

    用量:15-20克

  2. 香橼、佛手:搭配使用,理气不伤

    功效:疏肝解郁,化痰理气

    使用:常用于情志因素致病

 


附:保和汤:正常:苏子50克

           恶心:苏子换苏叶

           饭后喉中有异物:苏子换苏梗


熊丽辉师承小课堂(4

2021.11.24   :创实大厦B415

行气药

药名

药性

归经

功效

应用/特点

砂仁

辛、温

脾、胃、肾

化湿

行气

温中止泄

1. 砂仁具有挥发性,需后下

2. 可解滋腻补药所致的郁阻(生地、熟地+砂仁,防滋腻;用“砂地”后仍不消化,再加白蔻)

3. 行气安胎

白蔻

辛、温

肺、脾、胃

砂仁药价贵,可用白蔻代替

草(豆)蔻

辛、温

脾、胃

燥湿

行气

温中止呕

温中燥湿之力强

草果

辛、温

脾、胃

燥湿

温中

比草豆蔻祛湿力量更强,贵

苍术

辛、苦、温

脾、胃、肝

燥湿

健脾

祛风散寒

治疗湿阻中焦,“为湿家之要药”;止泄,《二妙散》

总结

苍厚草(蔻)草(果)燥,二草寒湿中(阻)

藿香兼发汗,砂白化湿行(气)

砂仁、白蔻:边化湿边行气,多与滋腻药合用

草豆蔻、苍术、草果:燥湿力量大

注意

行气药性偏温,治疗便秘时,配伍滋阴药、泻下药同用(川楝子除外,性凉)

《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

【组成】

参:

人参——脾虚者用(寸弱不数用参芪),高血压慎用人参,会增高血压,人参补脾效果最好

党参——比人参力量稍小,血压高不适合用人参的脾虚之人用党参代替

太子参—气阴两虚者用人参、党参,性味偏燥,会加重阴虚,所以用太子参,如小孩、老人

玄参——养阴,如咽干口燥者,用玄参代替

术:

炒白术——便溏、脾胃虚寒症状明显者使用

生白术——便秘之人用,量至少30克以上

苍术——泻稀水便者使用,比较燥

莪术——瘀血象,可活血,如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增生

苓:

茯苓——湿阻中焦、便溏者使用

茯神——眠差者用

土茯苓——尿酸高、带下多、下焦湿热

猪苓——湿热重

草:

生甘草——口疮、大便稀

炙甘草——心功能不全(心悸)、便秘

仙鹤草(脱力草)——劳损极虚

六一散(滑石+甘草)——烧心、有热象

鉴别

功效

临床

白术

1. 健脾益气<30g

2. 治疗脾虚便秘>30g,有裹水的作用,《枳术丸》白术吸收胃肠水分,枳实泻下通便

3. 生白术,补脾阴;炒白术,补脾气

4. 利水消肿,治疗水肿头晕(白术+茯苓,痰饮停胃)

5. 健脾止泻,《参苓白术散》,炒用

6. 分水神丹(白术+车前子),治疗大便泄泻如水伴尿少。把脐周小肠的水分散到膀胱排尿,使大便干燥,利小便实大便。

7. 脐周病变多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作用部位在脾、胃、小肠。

健脾为主时

不考虑苍术

苍术

1. 燥湿行气,治疗胸闷、呕吐、恶心、消化不良、激发胃动力,如《平胃散》

2. 脾虚湿胜,湿气重浊,水肿,便溏重

3. 下焦湿盛,《二妙散》、《四妙散》

归脾、胃、肝经。

湿气盛,多用苍术


熊丽辉师承小课堂(5)

2021.12.1  :创实大厦B415

赵氏保和汤:

一、组成:焦山楂15g  神曲15g  半夏10g  茯苓20g  陈皮15g  连翘15g  

莱菔子25g  香附15g  浙贝15g  苏子50g  厚朴15g  大黄5g

二、功用:消食和胃,理气化滞。

三、主治:食积(可广泛应用于食积导致的多种疾病);指征:滑实脉

   如:糖尿病、高血压、尿血、蛋白尿、头痛等。(病机相同,可采用异病同治的方法)

四、实际临床应用:

(一)大便干,可用原方

(二)大便稀,去大黄加黄芩10g、薏苡仁30g

(三)咽部有异物感并且有痰,吃饭后更加明显:原方去苏子加苏梗

(四)恶心,原方去苏子加苏叶,大便稀者加藿香、黄连

(五)头痛,原方加白芷10g或蔓荆子10g

(六)有动脉硬化加葛根30g

(七)患有蛋白尿,可加白茅根30g(尿血亦可)

(八)兼有气滞且脉滑实,可去大黄加青皮10g、槟榔10g

(九)有痤疮,可加白茅根50g、桑白皮25g、黄连10g、黄芩10g

(十)反酸,若大便稀者,用乌贝散(海螵蛸加浙贝);

若大便干者,用瓦楞子加浙贝

(十一)感冒,可与防风通圣散合用

(十二)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与柴胡解毒汤合用

胡解毒汤:柴10g  黄芩10g  茵陈20g  土茯苓30g  凤尾车20g 草河车10g

简记:“柴芩茵苓凤尾车”

方歌: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黄婉欣跟师心得体会

在大学本科期间,《中医诊断学》课程是奠定中医思维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我结识了熊丽辉老师,并有幸通过层层选拔,成为熊老师名师带徒师承组成员,通过不断的跟着老师出门诊,听讲座。让我深深地爱上中医,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想底蕴与治未病大健康的治疗之道使我为之着迷

为期两年跟师学习过程中,从跟师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跟师不能仅仅抄抄方,不能只学会看跟师时见过的病,最重要的是学会临证思维。熊老师认为只有融古贯今、溯本求源才能发展中医反复强调中医学不是古董,而是实用的科学,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必须学会勤读、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并认为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对此老师要求我们要熟读熟背中医四大经典,药性赋。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

中医诊断学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中医四诊是医者调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升华成的四种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综合归纳时应四诊合参。对科病及其他病证舌诊脉诊非常重要,必要时亦有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之法。跟师后体会到要认识症候准确,才能提高疗效,在熊老师指点下对舌诊、脉诊有了更精确的认识。老师常说,高超的医术来自人的聪颖和勤奋,但更重要的是来自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提高医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对人体和疾病要有全盘的把握度,诊断要明确,问诊要详尽

在临床实践中,熊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肝脾胃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师从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作为一位中医,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现在回想跟师阶段的点点滴滴,由衷的感谢熊老师的谆谆教导,带我走正,走直,学习和发扬中医之路。


师承学习心得

贾向文

不知不觉中,四年的师承实践学习已告一段落,这也是我紧密结合理论学习完成的临床实践,对我来说收获很多,离开了枯燥的书本,面对着的是活生生的病人,我也充当了一次实习生。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本次师承学习的心得。

  1. 实践时间:

    2019年12月7日—2023年6月6日

    二、实践地点:

    bwin437437必赢国际附属医院A330熊丽辉教授门诊

    三、参与对象:

    2018级任继学班贾向文

  2. 实习方法:

    跟诊

    五、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仅要具备过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为期四年的师承实践,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深刻体会到,当自己独自面对一些问题时,总是不能得当处理,感觉自己以前学的理论知识不能灵活在临床上运用。实践,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护梦想的期前准备。

    在跟诊的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种脾胃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胀、胃脘不适、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脾胃,对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脏器,脾胃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倘若脾胃的功能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源,百病易生,正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虛衰不仅会导致气血生成受,也会致使元气不足,斯二者皆不足,就会使得卫外无力,而外邪易于入侵。另外,气血虛损,会导致脏腑失养,功能减退,从而更昜感邪,所以老师用药,多以健脾益胃为基本原则,然后再随症进行加减,通过对脾胃的调理,使其恢复原本的运化机能,气血生产有源,则疾病自消。

    老师在处方用药的时候,多会用四君子汤进行化裁,取其补气健脾之用,为脾胃病的基本方之一。而脾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喜燥恶湿,由于脾的运化水液的功能受损,而导致水液代谢失调,更易形成水湿困脾的情况,所以老师在方中,会加入一些燥湿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巷术、厚朴、薏苡仁等药,通过燥湿来达到健脾的目的。而且水湿困脾日久,常常会伴有痰浊阻滞的情况,故老师在用药的时候,会使用一些如二陈、竹茹之类的清化痰浊之药。

    并且在临床中,可以看到,很多的脾胃病,都是由于脾胃虛损,虛木乘所导致的,而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会用四逆散、遥散或者柴胡疏肝散进行加减,通过疏肝解郁,行气透邪的方法来平肝木,而使脾土复安,若是遇到一些肝火犯胃的状况,老师会在方中加左金丸,用以清肝污火。而对于一些便秘的病人,老师会用五仁丸进行化裁,用仁类的药物润肠通便,若是对手一些脾虛肝郁而导致泄泻的病人,老师则会用痛要方进行补脾柔肝,祛湿止。老师在用药时,会在健脾益胃的基础上,或补气行气,或活血祛瘀,或清热祛湿,总之灵活权变,不可详尽!

    中医治疗讲究“个性化”,即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因人、因地、因时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根据患者致病因素不同、个体体质差异、居住环境和病程症状不同,分析归纳,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处方用药也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熊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每次开出的处方都是“原创”,都是为患者量身订做的方药。治疗疾病时,熊老师不拘泥于一病一方,而是从整体出发,以辩证施治为原则的个性化治疗,是熊老师治疗的特点。

    当患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或多或少患功能失调性疾病,如失眠、焦虑、健忘、四肢乏力、手脚发麻、头晕心悸、食欲下降、面色苍白或萎黄、面部黄褐斑等,而体检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此时应及时用中药调理。中药可充分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治病机制,使人体的失衡状态调整到较好的水平,从而避免了疾病的发生。

    对我来说,实践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将所学的理论去应用于临床,是非常新鲜而有意思的。但要明确的使用懂得知识的真正掌握是把它用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学会如何与病人、老师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在见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沟通带给我的快乐。沟通是一门艺术,它是架起人与人之间理解、信任的桥梁。沟通不仅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而且也影响我们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感受到了临床医生们严谨负责的行医风格。在更加人性化的社会里,我们的医生也早已不仅仅关心疾病而已,同时他们也会关系病人心理健康,更加人性的对待每一位患者。患者从诊室外走进来开始,老师会迎来微笑,然后讲述病情。问诊完毕会综合病人意愿及家庭情况,给予最恰当的治疗。当我作为一名医生的时候,我一定要加强沟通能力并为患者考虑。

    经过这近四年的师承学习,我也有了深层的体会。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理论知识的问题。理论知识是一个临床医生必不可少的,在掌握了书本的知识后才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到了实践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自己掌握书本的知识是非常不足的。书本上拥有我们在临床上需要的东西,但是这要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牢固的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对于基础,我们理应掌握中基、中诊、中药、方剂、诊断学基础等一系列的课程。到了临床上,熊老师会给我们问很多问题,而这个时候就是要考验我们了。而更准确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上。所以打好基础对于临床医生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角色转化问题。实习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虽然以前也曾接触过,但真正的要实际操作了,我仍觉得底气不足。干事情总是缩手缩脚,每天盲目跟着做基础护理,跟着操作。因此,我觉得角色转化是个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一点。解决办法就是主动提问。我发现,只要主动提问,主动提出操作的要求,熊老师都是很乐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学校里那样等着老师要求干什么,而是自己想获取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就要主动请教。

    及时补救。作为一名实习生,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有很多东西都不懂,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气馁,我们应该虚心向别人请教,虚心去学习,并能及时总结经验,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取得进步。到了临床上,熊老师会给我们问一些问题,可能我们会不懂,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受创,应该懂得及时去“补救”,就是要及时找机会看书,努力补救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临床思维。在临床工作,我觉得要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这点也是我有所欠缺的,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接触病人后形成初步临床诊断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要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就要求医生详细正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尽量掌握病人所有疾病的相关信息是进行正确临床思维的关键,尽管现在先进检查设备很多,但是辅助检查只能取到辅助诊断,印证结果的作用,只有详细的病史和可靠的体征才是对疾病推理性分析的客观依据。此外,还要建立严密的逻辑思考,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辨,但切忌不科学,不严谨的“联想”,应对病人信息进行选择性编码,结合病人主要表现及其相关的背景因素,将各个方面的“症状”整合起来思考,抓住问题的实质,有限度地寻找相关理论来解释,而最终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知识与临床相结合,把握动手的机会。师承实习是我们的临床实践一次宝贵的机会。临床和书本的东西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要灵活地运用和变通,不能照书本的内容生搬硬套,这样不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中医更加讲究辨证论治,所以一定要把临床所见到的症状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把各个知识点理顺,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和进步。到了临床上,熊老师会给我们很多动手的机会,这些事非常宝贵的,要好好把握。如测血糖、测血压等,这些尽管都是一些很简单的操作,但是这里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锻炼。至于体格检查、手术室的无菌操作等,这些都是我们要去学会的,尽管我们并没有学习过外科、骨科等一些科目,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去学习,尽自己的努力,先要对一定的临床操作有感性的认识,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有更加形象的认识了。

    目标。在对临床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更有利于确定以后从事的方向,同时,在面对人生的分岔路时能有更坚定的选择。在实习期间订个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进取的方向,而我这次假期实践的目标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己临床思维、熟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临床操作技术、熟悉急诊的处理,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杂病。定下目标之后,就向着目标努力,有目标的做事情比毫无目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定决心一定在实践期间好好锻炼自己,无论自己今后是否从医,都要在学习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应对日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有了熊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有了病人的理解与配合,有了坚定的为病人服务的决心,我走过了这不寻常的四年。通过实践,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所肩负的重任。在我们的前方,有不计其数的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就像我的师承老师们那样,在第一线无私奉献着。他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继续,而我们当代医学生,已经踏出了医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接过他们的担子,真正投入到这一神圣的工作中去,奋战在一个特殊的战场中,面对新的挑战。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更会坚定自己的信念,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秉承“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理念,做一名合格的好医生!恩熊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


    学习心得

    ——记2020学年至2023学年于bwin437437必赢国际第一附属医院跟师学习

    2019级中医学6班 尹琬婷

    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临床学习,慢慢的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感受到了南征教授在开学第一讲时强调的“多临床,早临床”的重要性。在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中去体会课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差异的不同。在学习这段时间里,我感触颇多,此番经历对我日后的学习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帮助,以下是我对此次学习经历的一些心得和反思:

    一、在临床方面,把课本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本就不太扎实的基础再加上面对临床慌乱,刚开始很是不知所措,跟随老师的思路接触了一些患者后,慢慢思路更加清晰。熊老师告诉我要先定阴阳,辨表里,再看寒热虚实,其实阴阳表里这个大方向对了辩证上不会有大问题,我们运用六经辩证再结合内经里经脉第十篇的经络辩证,基础够扎实,望闻问切后是可以较准确地辨出是哪几经出现了问题的。在对药物的理解上,最初我一直死记每味药的功效,在开方上还是某药治某症的思路,这种方法不仅容易在遗忘药物功效后思路打结,开的方子往往不会有很好的疗效,熊老师教导我要理解药物的"体"而不是药的"用",比如桂枝,中药书上说它的功效是解表散寒,温经脉,助阳气,这便是它的"用"。但我若一味地纠结它的功效,那我便只会在碰到风寒表证,风寒湿痹证和阳虚证等上想到它,桂枝是肉桂的嫩枝,向上发散,是走体表大循环的,只要需要走外走表走上的力量都可以用桂枝,这便是它的"体",所以我要更加了解药物的性质了解它的"体",这样思维才不会那么局限。此外,我也体会到人体"脾胃"的重要性,它是人体的中枢是能量生化的场所,能量充足了,脾胃好了,才能辅助人体恢复正常秩序,病邪才能顺势而除,阴阳才能正常交通。

    二、在与患者沟通方面,老师对待患者极具耐心,面对患者的疑问能够用较通俗的语言让患者理解,也能够及时消除患者的一些顾虑,医患相处也是我需要不断学习的。我时常在诊室里询问或探讨问题,没有关注到患者的情绪;我做事情过于急躁,不够从容;有时候不分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够礼貌。很多不足也是此次学习中发现的,常反思及时改正。这段时间的学习经历让我对中医临床有了更进一步的人以及更加清晰了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十分感谢老师能够给我宝贵了临床学习机会。

    2023.10.02

    王卓尔跟师心得体会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我有幸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上结识了熊丽辉老师,并成为师承组成员,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熊丽辉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熊丽辉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药性赋、《伤寒论》、《方剂》等中医经典,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跟师学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跟师学习中,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熊老师是我学习中医的引路人,是我的贵人,她高风亮节的情操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医临床家。而我仅仅跟随学习不足2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老师不仅在技术方面给我以指导、更是教导我何为医德。她认为“医乃仁术”,“为医者,应待患者如亲人,至精至诚,让饱受病痛的患者饮桔之甘泉,啖杏林之蜜果,摆脱困境,步入坦途。”在未来的行医之路上,我定坚守本心,努力奋斗,以解决患者病痛为己任,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生。


    熊丽辉师承组取得的成效

    熊丽辉师承小组经过几年的师承带教,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

    1.提高学生对中医的自信。通过临床跟诊,学生看到真实的临床疗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中医的自信,自己和家人逐渐开始运用中医。

    2.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联系性。临床跟诊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深入了解,边跟诊边临床,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比如,课堂中学习的脉诊,在临床中加以运用,以脉为导向,进行辨证,同时与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查相联系,将知识整合并加以具体运用,学生看到了知识的实用价值,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有很大的帮助。

    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师承学习定期开展小课堂的教学,学生自己准备内容与大家分享,将理论和临床相结合,采用沉浸式教学法,学习自己查阅资料准备讲课内容,学会资料的收集,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4.成功考研的人数占70%左右,具有较高的比例。部分学生已经本科毕业,依然在临床跟诊;对临床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有明确的规划,学生整体素质有提高。

    以下是学生们的心得:


    黄婉欣跟师心得体会

    在大学本科期间,《中医诊断学》课程是奠定中医思维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我结识了熊丽辉老师,并有幸通过层层选拔,成为熊老师名师带徒师承组成员,通过不断的跟着老师出门诊,听讲座。让我深深地爱上中医,它深邃的历史文化思想底蕴与治未病大健康的治疗之道使我为之着迷。

       在为期两年的跟师学习过程中,从跟师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跟师不能仅仅抄抄方,不能只学会看跟师时见过的病,最重要的是学会临证思维。熊老师认为只有融古贯今、溯本求源才能发展中医,反复强调中医学不是古董,而是实用的科学,只有切实解决病人的疾苦,才是中医学发展的根本。如何才能解决病人的疾苦?必须学会勤读、泛读、精读古今医书,博采众家之长,才能触类旁通,拓宽临证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并认为经典是中医这门学问的基础。对此老师要求我们要熟读熟背中医四大经典,药性赋。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

    中医诊断学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中医四诊是医者调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升华成的四种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综合归纳时应四诊合参。对内科病及其他病证舌诊脉诊非常重要,必要时亦有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之法。跟师后体会到要认识症候准确,才能提高疗效,在熊老师指点下对舌诊、脉诊有了更精确的认识。老师常说,高超的医术来自人的聪颖和勤奋,但更重要的是来自高尚的品德和情操。要提高医术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掌握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其次对人体和疾病要有全盘的把握度,诊断要明确,问诊要详尽。

    在临床实践中,熊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肝脾胃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熊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她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通过熊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方面,比如,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它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它们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而且,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无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证”与“症”的概念不同的,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会“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

    师从熊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熊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作为一位中医,熊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现在回想跟师阶段的点点滴滴,由衷的感谢熊老师的谆谆教导,带我走正,走直,学习和发扬中医之路。


    王卓尔跟师心得体会

    中医的理论体系发展至今大多是在前人总结的经验基础上,而如今在学习中最缺乏的就是临床经验,以及上一辈对我们在学习中的指导和答疑,使学习完全理论化,太过于抽象而不能结合实际让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我有幸在《中医诊断学》课程上结识了熊丽辉老师,并成为师承组成员,年的跟师过程中,得到了熊丽辉老师在学习中医方面的谆谆教导。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在跟师的第一天,熊丽辉老师和蔼地问我在学习中的困难以及更多的想了解哪方面知识。由于老师是中医科班出身,因此推荐我们背诵《药性赋、《伤寒论》、《方剂》等中医经典,教导我们一定要多背多记,在中医的学习过程中记忆是基础,而且是最重要的,即使还不能完全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精髓,但一定要靠死记硬背,这样在临床跟师学习中才能更充分的体会到书中的旨意。

    在跟师过程中,能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能了解到她在读经典学习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在自己浅层的理解上能更深层的了解,也能纠正自己理解有偏差的方面。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最宝贵的就是能得到前人的指导和教诲,在坚定自己学习目标的同时,也能加深自己的理解层面,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世界上大多数伟人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成功的,之所以有了前人失败的经验,才能从更多其他的方面着手研究;也是因为有了前人成功的经验,才能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坚定自己的目标,继而取得更多更好的成功。就是因为有了前人的经验,才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的取得成功,从而在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更深的层面研究,正是这样社会才能进步。

    在我的人生轨迹当中,跟师是一项重大的收获,让我对中医学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往往能感受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让我们无法真正的理解其含义,而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实际临床中也无法充分理解其理论的含义。因此在跟师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必须要记忆更多的理论知识,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结合临床,更好的融入临床,在实习中更能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跟师学习中,大家都分成了小组,在每个小组里大家除了可以一起学习外,也可以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在处理疾病中的不同见解。在大家的交流中能了解更多人的想法,也学会从不同方面去理解同一个问题,也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因此希望这种制度能够延续下去,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古语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熊老师是我学习中医的引路人,是我的贵人,她高风亮节的情操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医临床家。而我仅仅跟随学习不足2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老师不仅在技术方面给我以指导、更是教导我何为医德。她认为“医乃仁术”,“为医者,应待患者如亲人,至精至诚,让饱受病痛的患者饮桔之甘泉,啖杏林之蜜果,摆脱困境,步入坦途。”在未来的行医之路上,我定坚守本心,努力奋斗,以解决患者病痛为己任,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生。


    贾向文师承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仅要具备过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临床经验。为期四年的师承实践,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深刻体会到,当自己独自面对一些问题时,总是不能得当处理,感觉自己以前学的理论知识不能灵活在临床上运用。实践,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护梦想的期前准备。

    在跟诊的过程中,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种脾胃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胀、胃脘不适、腹痛、腹泻、便秘等疾病。脾胃,对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脏器,脾胃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胃主受纳,倘若脾胃的功能受损,则气血生化无源,百病易生,正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脾胃虛衰不仅会导致气血生成受,也会致使元气不足,斯二者皆不足,就会使得卫外无力,而外邪易于入侵。另外,气血虛损,会导致脏腑失养,功能减退,从而更昜感邪,所以老师用药,多以健脾益胃为基本原则,然后再随症进行加减,通过对脾胃的调理,使其恢复原本的运化机能,气血生产有源,则疾病自消。

    老师在处方用药的时候,多会用四君子汤进行化裁,取其补气健脾之用,为脾胃病的基本方之一。而脾的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喜燥恶湿,由于脾的运化水液的功能受损,而导致水液代谢失调,更易形成水湿困脾的情况,所以老师在方中,会加入一些燥湿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巷术、厚朴、薏苡仁等药,通过燥湿来达到健脾的目的。而且水湿困脾日久,常常会伴有痰浊阻滞的情况,故老师在用药的时候,会使用一些如二陈、竹茹之类的清化痰浊之药。

    并且在临床中,可以看到,很多的脾胃病,都是由于脾胃虛损,虛木乘所导致的,而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会用四逆散、遥散或者柴胡疏肝散进行加减,通过疏肝解郁,行气透邪的方法来平肝木,而使脾土复安,若是遇到一些肝火犯胃的状况,老师会在方中加左金丸,用以清肝污火。而对于一些便秘的病人,老师会用五仁丸进行化裁,用仁类的药物润肠通便,若是对手一些脾虛肝郁而导致泄泻的病人,老师则会用痛要方进行补脾柔肝,祛湿止。老师在用药时,会在健脾益胃的基础上,或补气行气,或活血祛瘀,或清热祛湿,总之灵活权变,不可详尽!

    中医治疗讲究“个性化”,即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因人、因地、因时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根据患者致病因素不同、个体体质差异、居住环境和病程症状不同,分析归纳,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处方用药也随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熊老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每次开出的处方都是“原创”,都是为患者量身订做的方药。治疗疾病时,熊老师不拘泥于一病一方,而是从整体出发,以辩证施治为原则的个性化治疗,是熊老师治疗的特点。

    当患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时,或多或少患功能失调性疾病,如失眠、焦虑、健忘、四肢乏力、手脚发麻、头晕心悸、食欲下降、面色苍白或萎黄、面部黄褐斑等,而体检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此时应及时用中药调理。中药可充分调动人体自身防病治病机制,使人体的失衡状态调整到较好的水平,从而避免了疾病的发生。

    对我来说,实践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将所学的理论去应用于临床,是非常新鲜而有意思的。但要明确的使用懂得知识的真正掌握是把它用于实践,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学会如何与病人、老师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在见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体会到了沟通带给我的快乐。沟通是一门艺术,它是架起人与人之间理解、信任的桥梁。沟通不仅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而且也影响我们的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感受到了临床医生们严谨负责的行医风格。在更加人性化的社会里,我们的医生也早已不仅仅关心疾病而已,同时他们也会关系病人心理健康,更加人性的对待每一位患者。患者从诊室外走进来开始,老师会迎来微笑,然后讲述病情。问诊完毕会综合病人意愿及家庭情况,给予最恰当的治疗。当我作为一名医生的时候,我一定要加强沟通能力并为患者考虑。

    过这近四年的师承学习,我也有了深层的体会。在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理论知识的问题。理论知识是一个临床医生必不可少的,在掌握了书本的知识后才能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到了实践的时候,我们发现在自己掌握书本的知识是非常不足的。书本上拥有我们在临床上需要的东西,但是这要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牢固的掌握和灵活地运用。对于基础,我们理应掌握中基、中诊、中药、方剂、诊断学基础等一系列的课程。到了临床上,熊老师会给我们问很多问题,而这个时候就是要考验我们了。而更准确的是要把这些知识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上。所以打好基础对于临床医生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

    角色转化问题。实习刚开始,很多东西都不了解,虽然以前也曾接触过,但真正的要实际操作了,我仍觉得底气不足。干事情总是缩手缩脚,每天盲目跟着做基础护理,跟着操作。因此,我觉得角色转化是个坎,我一定要努力克服这一点。解决办法就是主动提问。我发现,只要主动提问,主动提出操作的要求,熊老师都是很乐意教的。不能再像在学校里那样等着老师要求干什么,而是自己想获取哪方面的知识或技能就要主动请教。

    及时补救。作为一名实习生,我们所拥有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我们有很多东西都不懂,这个时候我们不应该气馁,我们应该虚心向别人请教,虚心去学习,并能及时总结经验,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取得进步。到了临床上,熊老师会给我们问一些问题,可能我们会不懂,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受创,应该懂得及时去“补救”,就是要及时找机会看书,努力补救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临床思维。在临床工作,我觉得要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这点也是我有所欠缺的,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接触病人后形成初步临床诊断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基本思维形式,是临床医生的基本功。要培养严谨的临床思维,就要求医生详细正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尽量掌握病人所有疾病的相关信息是进行正确临床思维的关键,尽管现在先进检查设备很多,但是辅助检查只能取到辅助诊断,印证结果的作用,只有详细的病史和可靠的体征才是对疾病推理性分析的客观依据。此外,还要建立严密的逻辑思考,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辨,但切忌不科学,不严谨的“联想”,应对病人信息进行选择性编码,结合病人主要表现及其相关的背景因素,将各个方面的“症状”整合起来思考,抓住问题的实质,有限度地寻找相关理论来解释,而最终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知识与临床相结合,把握动手的机会。师承实习是我们的临床实践一次宝贵的机会。临床和书本的东西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要灵活地运用和变通,不能照书本的内容生搬硬套,这样不能取得学习上的进步。中医更加讲究辨证论治,所以一定要把临床所见到的症状自己进行总结和归纳,把各个知识点理顺,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和进步。到了临床上,熊老师会给我们很多动手的机会,这些事非常宝贵的,要好好把握。如测血糖、测血压等,这些尽管都是一些很简单的操作,但是这里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锻炼。至于体格检查、手术室的无菌操作等,这些都是我们要去学会的,尽管我们并没有学习过外科、骨科等一些科目,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去学习,尽自己的努力,先要对一定的临床操作有感性的认识,这样在以后的学习中就能有更加形象的认识了。

    目标。在对临床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更有利于确定以后从事的方向,同时,在面对人生的分岔路时能有更坚定的选择。在实习期间订个目标很重要,没有目标,我们就没有进取的方向,而我这次假期实践的目标是: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自己临床思维、熟悉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熟悉临床操作技术、熟悉急诊的处理,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些杂病。定下目标之后,就向着目标努力,有目标的做事情比毫无目的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下定决心一定在实践期间好好锻炼自己,无论自己今后是否从医,都要在学习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应对日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有了熊老师的指导与帮助,有了病人的理解与配合,有了坚定的为病人服务的决心,我走过了这不寻常的四年。通过实践,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所肩负的重任。在我们的前方,有不计其数的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就像我的师承老师们那样,在第一线无私奉献着。他们的生活在一天天的继续,而我们当代医学生,已经踏出了医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接过他们的担子,真正投入到这一神圣的工作中去,奋战在一个特殊的战场中,面对新的挑战。

    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更会坚定自己的信念,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秉承“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理念,做一名合格的好医生!恩熊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


    尹琬婷学习心得

    经过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临床学习,慢慢的感觉自己也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感受到了南征教授在开学第一讲时强调的“多临床,早临床”的重要性。在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中去体会课本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差异的不同。在学习这段时间里,我感触颇多,此番经历对我日后的学习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帮助,以下是我对此次学习经历的一些心得和反思:

    一、在临床方面,把课本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本就不太扎实的基础再加上面对临床慌乱,刚开始很是不知所措,跟随老师的思路接触了一些患者后,慢慢思路更加清晰。熊老师告诉我要先定阴阳,辨表里,再看寒热虚实,其实阴阳表里这个大方向对了辩证上不会有大问题,我们运用六经辩证再结合内经里经脉第十篇的经络辩证,基础够扎实,望闻问切后是可以较准确地辨出是哪几经出现了问题的。在对药物的理解上,最初我一直死记每味药的功效,在开方上还是某药治某症的思路,这种方法不仅容易在遗忘药物功效后思路打结,开的方子往往不会有很好的疗效,熊老师教导我要理解药物的"体"而不是药的"用",比如桂枝,中药书上说它的功效是解表散寒,温经脉,助阳气,这便是它的"用"。但我若一味地纠结它的功效,那我便只会在碰到风寒表证,风寒湿痹证和阳虚证等上想到它,桂枝是肉桂的嫩枝,向上发散,是走体表大循环的,只要需要走外走表走上的力量都可以用桂枝,这便是它的"体",所以我要更加了解药物的性质了解它的"体",这样思维才不会那么局限。此外,我也体会到人体"脾胃"的重要性,它是人体的中枢是能量生化的场所,能量充足了,脾胃好了,才能辅助人体恢复正常秩序,病邪才能顺势而除,阴阳才能正常交通。

    二、在与患者沟通方面,老师对待患者极具耐心,面对患者的疑问能够用较通俗的语言让患者理解,也能够及时消除患者的一些顾虑,医患相处也是我需要不断学习的。我时常在诊室里询问或探讨问题,没有关注到患者的情绪;我做事情过于急躁,不够从容;有时候不分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够礼貌。很多不足也是此次学习中发现的,常反思及时改正。这段时间的学习经历让我对中医临床有了更进一步的人以及更加清晰了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十分感谢老师能够给我宝贵了临床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