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程篇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国古代研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说,既是医学气象学理论的嚆矢,又是独具特色的疾病预测学,在中医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五运六气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是古人对自然气候长期观察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它对预测气候变化与防病治疗等关系有着重要应用。运气的内容涉及较广,它包括古代天文学、地理学、气象学、医学等,故《黄帝内经》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说明中医工作者,必须掌握天时气候变化地区环境的气候特点,人与自然关系等,才能在治疗疾病方面不断的提高疗效。为了挖掘这一中医学重要的经典理论,更好的将中医学继承和发展下去,bwin437437必赢国际内经教研室在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一直将运气学作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提高课,对提高学生中医基本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回顾五运六气理论专业在教学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6-1976)根基深厚,不断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为弘扬祖国医学,各地创办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著名医学家陈玉峰应聘于长春中医进修学校(bwin437437必赢国际前身),执教《黄帝内经》三十余年。在陈老所讲的《内经》中,坚持将五运六气融合在教学内容当中,由于其文辞古奥,文义含蓄深幽,令学生不易领悟,初学者皆颇觉困难。陈老在讲解运气理论的时候,改造了古人的图表,自己设计了教学挂图和运气活动挂盘,结合歌括,转动圆盘和挂图,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掌握运气理论。陈老在当时《内经》教学中,最早的引进了五运六气理论,为今天运气学说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老常说:“要师古而不泥古,师古就是要学习,要继承,不泥古就是要活用,要发扬创新”。在日常诊病中,也将运气理论与发病向结合,疗效卓越。1958年长春地区发生了大规模的流感,当时诸医均投以银翘、桑菊之剂,疗效甚微。独陈老治之以达原饮,收效甚捷。究其缘由,陈老曰:“本年为戊戌年,按运气推算,此乃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故其气当以寒湿为盛”故用达原饮,一取其辛温之药性,以胜寒湿之时气,二取避秽化浊之功,以胜寒疫之邪。陈老学识渊博,将日常教学中晦涩难懂的运气理论常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足见其大医风范。
由陈玉峰教授所讲授的五运六气理论,为bwin437437必赢国际五运六气教学首开先河,自此,bwin437437必赢国际在内经教学中,坚持以五运六气理论为学习特色,深入发展,不断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实践成果。
第二阶段(1977-2002)稳步发展,成果初显
1978年长春中医学院迎来了复校后的第一批学生,著名中医学家马志时任长春中医学院副院长,马老十分重视中医经典的教育和学习,认为《内经》中关于阴阳五行的理论源于《周易》,因此对《周易》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对阴阳五行理论、运气学说的理解,《内经》引用河图之意说明运气变化,太过不及,脏腑生克,疾病演变的观点不胜枚举。马老将“河图洛书”学说、运气学说的理论与中医脉理相结合,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在当时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1980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召开中医理论讨论会,长春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程绍恩教授曾在此之前向学会投稿《试论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一文,并通过了专家评审,被列为出席中医理论研究大会的材料之一。1980年10月17日在会上宣读后,程绍恩教授又进行了整理和修改,增补了运气学说的基本理论及运气学说的入门知识,1981年卫生部委托长春中医学院主办全国中医基础理论师资培训班,此稿及被作为提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教材。该书稿先后被作为吉林省时间医学学习班、中医青年教师医师复训班、长春中医院中医理论进修班的五运六气课程教材。后又经过几次修订,最终完成了《中医运气学》一书,该书由时任中共长春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张仙洲同志题词,陈玉峰教授做序。程绍恩所著《中医运气学》是第一部五运六气学说内部教材,其内容包括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主运与主气、客运与客气、运气加临等五运六气的基本理论以及运气学说的临床应用等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教材,只可惜这本教材当时只作为内部教材,并没有进行公开推广,但是为运气学教学实践迈出了重要一步。
阎洪臣教授曾为长春中医学院研究生班讲授“五运六气”“病机十九条”等运气学理论与临床方面的内容,并于高光震教授共同编撰了《内难经选释》一书,该书完成于“文革”后期,在“文革”期间中医院校取消了《黄帝内经》等课程,将《内经》中诸多内容,如阴阳、五行、四气调神论、运气七篇等作为封建迷信的内容加以批判,一度成为了学者不敢涉猎的“禁区”。阎老是从事《黄帝内经》教学与研究工作的专家,深知《内经》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这部珍贵的历史遗产是绝对不能抛弃的,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阎老一直默默的孜孜不倦的进行着《黄帝内经》的研究,1976年完成了《内难经选释》的初稿。1978年全国中医学院复课时,缺少《黄帝内经》教材,故该书于1979年正式出版,先后作为北京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等多家中医院校的教材,发行量达22.9万册。该书分为人与自然、阴阳学说、脏腑经络、病因病理、诊法、治则六个部分,共选入《内经》、《难经》原文二百余进行了“注”、“释”、“按”对原文进行了解析,对于内难经的学习与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阎老在中医基础理论学科方面的研究颇深,尤其对于《黄帝内经》的研究造诣深厚,发表了多篇与运气学相关的论文,如1987年在《吉林中医药》发表的《中风死亡与月亮圆缺——附716例中风死亡时间分析》、1987年在《中医药学报》发表的《浅谈人体朔望月节律》、1989年在《辽宁中医杂志》发表的《<内经>运气学说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初探》等。阎老在这一时期带领其研究团队做了大量的有关运气学说的研究,其研究生发表了多篇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使长春中医学院五运六气理论研究有了更加深入的发展。
1989年,许永贵教授任长春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此时,全国中医院校的研究环境更加开放,许永贵教授带头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开设《五运六气》课程,并将临床经验纳入教学之中,使本身晦涩难懂的运气学理论更加贴近临床实际。许永贵教授参编的《黄帝内经研究大成》,其研究成果震惊了中外医学界,并获得了中国科技图书优秀奖,也将五运六气理论的研究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1991年出版了点校《运气易览》。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许永贵教授的《中医诊断要重视辨病》《<内经>疾病传变理论探析》等,对推动教研室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开设中医学院正式开班中医运气课程以来在程绍恩、阎洪臣、许永贵等老一代中医学者的带领下,将中医运气学逐步发展的更加完善。
自1988年至1997年长春中医学院内经教研室完成中医本专科生、中西医结合本科生、函授生、硕士研究、留学本科生、留学硕士生、师带徒等各层次教学任务共计11397学时。承担内经、难经、运气学、运气七篇等6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培养硕士研究生16人,其中与五运六气相关的毕业论文共发表10篇。
第三阶段(2002-至今)跨越发展,形成特色
自2002年bwin437437必赢国际迁入净月新校区后,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五运六气教学水平也伴随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有了较快的进步。在学科带头人苏颖教授的带领下,全体内经学科教师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建立了基本合理的学术梯队,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特色突出,优势鲜明,影响广泛。
(一)坚持专业特色建设与课程建设并重
课程建设需要优秀教材,虽然《中医运气学》课程开课较早,但是却苦于二十多年来没有教材,老师们只能通过手写讲稿来为同学们授课。面对这种艰苦的情况,内经教研室的老师们在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深入研究了教学内容,充实了现有的科研成果,主编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医运气学》教材(吉林科技出版社),填补了中医教材在该领域的空白。该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及学生的欢迎。在此基础上,在苏颖教授的带领下学校2006年又主编了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创新教材)《中医运气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现已在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推广使用,并获得吉林省优秀教材一等奖,这也是《中医运气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成果。在培养中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结合专业特色,创建了独具特色的五运六气教学基地。基地包括五运六气示教馆、示教场、观象台、研究室等,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中医“人与天地相参”的医学观念,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基地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二)厚德精术,研究成果丰厚
bwin437437必赢国际在五运六气领域有着四十余年的研究基础,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者的努力下,经过持续研究挖掘中医运气学的理论本质,出版了《五运六气》、《内难经选释》等学术著作,为本方向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十年来,本方向研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采取多单位、多学科合作。以中医“整体恒动观”为指导思想,运用现代流行病调查及统计学方法和手段,结合东北气候与发病紧密相关的实际,研究流行病、SARS等烈性传染病与气候、地域、环境的密切关系,深入挖掘《内经》中五运六气学说的精华,为临床防治流行病、地方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年学科与吉林大学、省气象局、长春市疾病控制中心,以及基层医院合作,首次总结了五十年来长春地区异常气候致病规律,发现了长春地区流行病与气候季节的密切关系,总结了五运六气学说中气候变化与流行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流行病提供了重要数据。首次运用统计学方法,系统总结了古代医家防治瘟疫方药使用规律,提出了“瘟疫发生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治疗瘟疫扶正祛邪并重”的重要观点,为临床防治SARS等烈性传染性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苏颖教授主持的“运用中医运气学理论对长春地区异常气候致病规律的研究”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明清时期防治瘟疫方药规律研究”获得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黄帝内经》脏腑节律理论对东北三省五脏病发病死亡节律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得吉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发表了《<黄帝内经素问>两遗篇之疫疠观对防治瘟疫的重要启示》、《<黄帝内经素问>两遗篇之疫疠发生机理探析》等论文,五运六气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影响日益广泛
学科与澳大利亚东方医学院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计划开展南北半球五运六气情况的比较研究,并互派访问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协作建设期间进行了3此协作建设会议,1次学术访问交流,1次学科研究生学术沙龙。并开展了与日本富山大学、韩国庆熙大学原典教研室、日本富山大学和汉医药综合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及学术机构的学术交流。推送学科成员1人到日本访问进修,学科成员3人次到国外讲学(澳大利亚、韩国、西班牙)。近年来,学科成员在校内外开展学术讲座17场次,直接听众超万人。
多次承办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的《第十届全国内经学术研讨会》、《中医运气学学术研讨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全国中医院校中医运气学高级师资培训班》、教育部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师培项目《全国中医运气学高级师资研修班》,参会学者来自美国、韩国、香港、澳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邀请美籍华人毛小妹博士、日本学者真柳成先生、柴原直利,旅日学者郭秀梅博士、五运六气专家田合禄先生、中国中医科学院孟庆云研究员、杨威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缪柏其教授、柯资能教授,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学院等专家学者来讲学交流。团队成员应邀多次到国内外讲学讲座,苏颖教授曾到韩国庆熙大学、悉尼奥华中医学会、西班牙拉斯大学孔子学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地讲学交流,五运六气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水平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与认可,多次被《中国中医药报》报道。
学科未来发展建设的总目标是继续运用现代先进科技研究手段与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理论与文献研究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对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的中医运气学运用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加强后备学科带头人、后备学术带头人、高科技人才培养,进一步完善五运六气研究团队建设,使研究方向稳定、持续发展,密切与临床结合,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合格中医人才,为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理论、指导临床医疗、养生保健等,为中医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